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韩城手工编织篮受游客青睐 老手艺留住"记忆"

2017-10-04 14:300人民网
原标题:手工编织篮受游客青睐 老手艺留住“记忆”

手工编织篮受游客青睐老手艺留住“记忆”

老人向游客介绍老手艺。 梅镱泷 摄

“国庆、中秋双节,人比以往要多,篮子卖的也不错。”2日,在陕西韩城古城街头售卖手工篮子的老手艺人薛天水笑着说。

陕西韩城市是史圣司马迁的故乡,这里保留着一座明清时代的古城,风貌古色古香,格局完好,是全国保护较好的明清古城之一。

当日,在韩城古城,经过城隍庙穿过老式牌楼,眼前是“如织”的游客。文庙老街上布满了各类特产铺子,一家药铺门口,有个架子上挂满了编织好的篮子,做工很是精致。

韩城古城街头售卖手工篮子的老手艺人。 梅镱泷 摄

编织篮子的老人薛天水已经74岁,他说每到节假日,都会带着编织好的四、五十个篮子来古城售卖。他说,老手艺能留住更多的快乐。

一个成品篮子需要经过选材、加工、编织等环节。用的榆梢条要到地里、河里去采集,分开粗细、去皮加工,再做一个“把手”将去过皮的榆梢条编织。编织一个篮子大概需要2个多小时。

“这个篮子很好看,做的也很精细,买回去放在书架上,可以装一些小物件。”来自北京的游客王林琳告诉记者,他很少见到过这种手工编织的篮子,感觉很稀奇。

手工编制的篮子。 梅镱泷 摄

陕西韩城市居民王斌说,小时候经常能看到编织的用具,但是现在越来越少了。当地正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游客也在不断增加,希望这些老手艺、老手工艺品能够得到延续,有它们的发展空间。

手工篮子价格不高,老手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境况。薛天水说,希望有更多的人记得老手艺、了解老手艺。 (梅镱泷 燕武)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