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财经报道:周小川!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7%

2017-10-17 08:300联合早报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7%。此外,今年首八个月新增城镇就业约1000万人,符合中国庞大人口规模所需的就业增长速度。

(北京综合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称,中国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长有望达到7%,超出上半年的增长速度。

根据中国央行昨天发布的消息,周小川当地时间本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出席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时,就中国经济前景作出上述评估。他也指出,举债帮助中国经济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如今中国需要把杠杆率降下来。

中国告别双位数增长后,过去几年的增速持续放缓,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为6.7%。

周小川指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有所回升,上半年GDP增速达到6.9%,下半年有望实现7%。这是近来中国官方首度对下半年经济增长数字做出具体预测。

由家庭消费快速增长驱动

他解释,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家庭部门消费的快速增长”。今年1月至8月,中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4%,消费对象从传统的商品转向服务,因此服务业发展加快。

经济增长也让中国整体就业保持稳定,今年首八个月新增城镇就业约1000万人,符合中国庞大人口规模所需的就业增长速度。

中国官方近来频频就中国经济前景发出积极信号。周小川上星期在华盛顿出席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称,多项指标显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上半年6.9%的增速在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不过他当时并未对具体增长数字作出预测。

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上星期也在国新办举办的记者会上表示,中国今年实现6.5%的预期增长目标“没有任何问题”,全年可能还会“更好一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星期调高中国今明两年增长预测时也警告,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是债务进一步上升。

举债换取复苏很值得

周小川却认为,中国在金融危机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导致2009年后的两年内,债务占GDP比重大幅上升,“但这是值得的,因为中国经济很快从危机中恢复”。

不过他强调,中国将进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推动经济去杠杆。

他指出,从货币供应和信贷数据看,中国从今年初以来已进入去杠杆进程,广义货币(M2)供应量增速持续放缓,目前已低于9%,整体杠杆率也开始下降。

周小川分析,中国主要的债务问题是企业领域债务占GDP的比例高,但当中一部分其实是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的借款,如果将这部分统计为政府债务,企业领域的债务会大幅下降,政府债务则相应上升,取得更平衡的债务结构。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周小川:国有资本划归社保是在为养老金预筹做准备
原标题:周小川:国有资本划归社保是在为养老金预筹做准备新浪财经讯 12月22日消息,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曁中国金融论坛年

0评论2019-12-22635

全球财经频道:周小川 全球市场体制开始呈现三类显著扭曲
中新社黑龙江伊春8月1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10日在黑龙江伊春表示,当前全球市场体制

0评论2019-08-111028

全球财经报道:周小川谈天秤币:要做好准备使人民币成为强势货币
(原标题:周小川谈天秤币:要提前做好准备,使人民币成为一种强势货币) 7月9日,在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和中国金融四

0评论2019-07-112796

全球报道:周小川 数字货币需竞争性择优发展
原标题:周小川 数字货币需竞争性择优发展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18日在第9届财新峰会上首次系统性谈了对数

0评论2018-11-1995

全球报道:周小川 担心赢者通吃 应竞争性择优发展
原标题:周小川谈金融科技:担心赢者通吃 应竞争性择优发展讯 央行前行长周小川今日在第九届财新峰会表示,由于区块链等新兴技术

0评论2018-11-18816

全球财经报道:周小川 希望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但要警惕
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最怕的事是传染。本来一个地方有毛病,如果是个案,可能也不难解决。一旦传染,一旦共

0评论2018-11-03684

全球报道:周小川谈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最怕的事是传染,中国要警惕
原标题:周小川谈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 最怕的事是传染 中国要警惕周小川11月3日,第二届钱塘江论坛在浙江杭州举行,中国金融学

0评论2018-11-03239

全球报道:周小川 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到半个百分点
原标题:周小川: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到半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在接受美国媒体CNBC采访时表示,贸易摩擦对中

0评论2018-09-101920

全球财经报道:周小川!中国金融领域须防“黑天鹅” “灰犀牛”风险
(北京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警告,中国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和隐患正在积累,脆弱性明显上升,需同时防止“黑天鹅”事件与“灰犀

0评论2017-11-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