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学者认为:务实稳重有执行力 新政治局常委将实现习愿景

2017-10-26 08:040联合早报

习思想●新时代

受访学者认为,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一支实干团队,将扮演执行者的角色,落实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勾画的新时代愿景。

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昨天出炉,受访学者认为,这是一支实干团队,他们将扮演执行者的角色,落实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勾画的新时代愿景,同时与习近平形成“绿叶衬托鲜花”的关系。

至于常委会没有出现明显的第六代接班人,学者认为,这未必一定是坏事,而是有助于全党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真干实做,避免党员干部围绕接班人形成圈子主义。

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昨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亮相,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长唐任伍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形容,新团队成员在各自领域都有长期工作和耕耘的经验,属于务实、稳重派,他们将形成一支实干的团队,严格有效地执行各项任务。

他认为未来的局面会是,“习近平会为团队提供总体思路,而常委们则负责执行任务。”

与习无竞争关系

以新晋常委王沪宁的情况为例,王沪宁是中共“三代智囊”,曾经直接参与或起草了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三任总书记的重大思想论述。

独立时评人陈杰人指出,王沪宁过去多年来稳妥地展现了对当今世界政治文明和中国政治趋势的理解,他将能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来推进党务和意识形态工作。

而中共新领导班子的特点就是,成员和习近平没有特别突出的竞争关系,他们将能衬托习近平在党内的核心地位。

具改革精神和国际视野

在新产生的政治局委员中,丁薛祥、陈敏尔、陈希等一批曾经与习近平共事,并受到赏识与信任的高干也纷纷上位,占据了政治局超过半数席位,构成了政治局的主力。

陈杰人指出:“习近平确实需要一个团结、有动员力、有决策效率的班子,才能有效推进他的想法。”

新团队的面貌也体现了开明的特征。陈杰人举例说,新常委中的汪洋一向被视为党内改革派;王沪宁则被公认为见识广、有国际视野。

不过唐任伍提醒,中共党章已经确立党管一切的原则,因此所有的改革都会在此框架内进行。

另一方面,本届常委清一色为“50后”,没有第六代领导人的潜在人选,显示中共在现阶段无意预定接班人选,为五年后交接班做准备。

对此,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没有明确的接班人其实是件好事,党员干部就不会围绕新接班人形成圈子主义,而是会全心全意去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破格任命树立选贤新方向

按照中共惯例,习近平到2022年做满两个任期就要交棒。庄德水认为,习近平预料将届满交棒,至于到时是否会恢复党主席制,“就不好说”。

他说:“党主席也好、总书记也好,叫什么不重要,最重要是干事。”

除了不指明接班人之外,本次换届也出现了其他突破惯例的现象。例如,现任政治局委员、中办主任栗战书的资历在新晋常委中并不是最深的,但他在常委中排名第三,仅次于习近平和李克强,预计将在明年“两会”后,接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此外,十八届政治局委员张春贤和刘奇葆保留了中央委员的资格,却没有进入中央政治局,学者指出,这样的例子也非常罕见。

庄德水解释,打破常规是深化改革的一部分,打破常规后,中共可以树立新的方向。

他说:“中共选拔人才的新方向就可以概括为‘不拘一格选人才’,只要是群众认可、业绩突出的,都有机会选拔到领导干部。这有助中共从更宽广范围、更多元角度,去选拔和培养人才。”

陈杰人则认同,中国的政治也确实需要一些改变,需要打破一些常规;习近平将自己定位为继邓小平之后,中共最有开创精神、改革精神和勇敢精神的领导人,一些“破格”的做法,符合习近平的执政风格。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预测两岸统一后“一国两制”模式下台湾的发展前景,学者 了不得
预测两岸统一后“一国两制”模式下台湾的发展前景,学者:了不得

0评论2022-07-06144

全球报道:普京称将对粮食出口更加谨慎,清华学者告诉你这意味着什么
普京称将对粮食出口更加谨慎,清华学者告诉你这意味着什么

0评论2022-04-07200

全球报道:文科生太多影响国家发展?人文社科界学者这样说……
日前,央行一篇题为《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工作论文提出,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原因

0评论2021-04-2617469

全球国学频道:一“蠢”值十万 古文字学者蒋玉斌破译“悬赏”甲骨文
一“蠢”值十万 古文字学者蒋玉斌破译“悬赏”甲骨文蒋玉斌验看他自己缀合的甲骨原片“屯”的甲骨文蒋玉斌在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

0评论2020-06-0417898

全球教育频道:学术圈地震!浙大北航等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
(原标题:浙大北航等机构学者被国外期刊撤稿30余篇:伪造同行评议)因“学术不端”问题,国内学术圈又迎来了一次规模不小的“地

0评论2020-05-076096

全球报道:中国学者呼吁 消费券发放应有三个考虑
学者呼吁:消费券发放应有三个考虑4月24日,北京市西城区投入1.5亿元的消费券可以领取了。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通过点击西城消费

0评论2020-04-27774

全球学者观察:中国负责任做法有助于全球医学发展
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主要检测手段。图为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服务机构之一、武汉金域医学公司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测人

0评论2020-04-055720

全球报道:来自西方学者的观察 疫情之下如何反思世界
撰稿:吴俊燊新的历史起点纽约专栏时报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此文中文版由活字文化翻译)在文章中提到,新冠肺炎疫情将会成为

0评论2020-04-02568

全球科技频道:中国学者首次实现公里级 高维量子纠缠分发
图为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分发实验装置图。中国科大供图中新网合肥3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

0评论2020-03-191724

全球台湾频道:台湾学者预估疫情后的两岸 擦枪走火不无可能
两岸擦枪走火不无可能。民进党自2020“大选”胜选后就日益嚣张,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民进党当局的落井下石、以疫谋“独”

0评论2020-03-19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