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2017安徽经济回眸之四!在结构调整中稳粮增效

2017-12-31 08:180人民网
原标题:在结构调整中稳粮增效——2017安徽经济回眸之四

农业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稳压器”,农业丰,则基础牢;农业稳,则全局稳。

今年,安徽省紧紧围绕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总产居历史第二高位,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5元,收入绝对数和增幅分别居中部第一位和第二位;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不断激发新的发展动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全省粮食总产695.2亿斤,居历史第二高位

——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稳粮又提效,让农业“旺”起来

时值岁末,辛劳了一年的农民盘点收成。 “今年小麦收成是这几年最好的。主要原因是品质好,卖价高,这一茬麦我还是跟加工企业合作,种专用品种。 ”灵璧县种粮大户程仁岭深有感触地说。

农民的小账本连着国家的大账本。这一年,安徽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稳定粮食生产,又调优供给结构,着力提高农业效益。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安徽省粮食总产695.2亿斤,比上年增产11.7亿斤;粮食总播种面积9963.8万亩,比上年略有减少;综合平均单产348.9公斤/亩,比上年提高6公斤/亩。据对安徽省11个夏粮主产区的小麦品质进行的检测显示,三等以上质量的小麦占到91.1%。

一年来,各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大力发展专用品牌粮食,建设专用品牌小麦生产基地565万亩、水稻生产基地535万亩。在稳粮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全省调减早稻、双晚稻、籽粒玉米、棉花等160多万亩,增加蔬菜、豆类、甘薯等150多万亩,增加粮改饲29万亩。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蔬菜瓜果、茶叶蚕桑、苗木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全面提档升级。

今年秋种从结构看,各地既在粮食品类上做文章,迎合消费升级,又积极推动粮经饲统筹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省农委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省秋粮安排总面积5231.1万亩,比上年增加68.3万亩。其中小麦比上年增加58万亩,油菜减少40万亩,蔬菜增加10万亩。

粮食总量结构性过剩,小麦面积依然增加,如何保证销路和效益?萧县大力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种植面积达35万亩,较上年增加8.5万亩。涡阳以安徽顶康、安徽顶乐两家食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富硒黑小麦生产基地2万亩。“根据加工业需要发展强筋小麦,全县以订单农业形式落实优质专用小麦90万亩。 ”涡阳农委负责人介绍。

像涡阳一样,各地围绕构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着力打造一批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基地。

从资源禀赋出发因地制宜,新时期的农业调结构更加有的放矢。记者了解到,全椒、南谯、来安等南部圩区示范推广稻虾连作模式,定远、明光、凤阳等地则示范推广稻田马铃薯。铜陵市主动调减小麦种植面积6万多亩,增加油菜、蔬菜和绿肥种植面积。秋种结构合理,就能为销路和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今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实施意见》,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谋划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在结构优化中,农业迎来新天地。

绿色发展全面布局、多处突破,建立816个农作物病虫害全程防控区,秸秆利用率达到84%

——加快推广新品种、关键技术和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模式,生产方式“绿”起来

农业绿色发展,是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效率变革。今年以来安徽省启动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提升民生工程。

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布局,多处突破。今年安徽省举办国内首个由政府主导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签约项目78个,总投资额268亿元。建立816个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全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7.6%。截至11月底,已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7523家,占区域内总数98.3%。新增水肥一体化示范推广面积40万亩,4个县启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试点,16个县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预计全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全省293万亩大水面实施禁渔管理。

推进畜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和规模高效养殖业,完成南方天然草地改良2400亩、高产苜蓿示范栽培9000亩,58个养殖场开展部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推进水产健康养殖,继续实施亩收千斤粮、亩增千元钱“双千工程”,全省新增稻渔综合种养20万亩,总面积超90万亩。

今年秋种,全省安排种绿肥及青饲料等作物达到228.3万亩,增加38.3万亩。比如在黄山,绿肥面积由2016年的4万亩发展到7万亩。绿肥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提高有机质含量和保墒能力,这无疑是打基础、利长远的举措。同样,秋种中安徽省还实施深松整地作业改良土壤。

技术好,还要看落实。安徽省加强省农业政产学研推协作联盟建设,完成15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考评,建立了“1331”管理体系。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全省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达到9家。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宿州市??徘?⑻?拖亍⑻斐な锌?古┘纪乒闾逑蹈母锎葱率缘悖???绞教峁┛萍贾С拧?/p>

全省1253个村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5元,增幅居中部第2位

——深化农村“三变”等改革,让农村要素活起来,进一步释放农业生产力

改革,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持久动力。

一年来,安徽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组织开展“确权成果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县级数据库建设。

截至11月底,全省113个县级确权单位已全部通过省级质检,71个通过农业部质检,在土地经营权流转、入股、抵押贷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截至9月底,全省耕地流转面积3463.17万亩,流转率达43%。目前全省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93家,入社农户19768户,入股土地13.27万亩。金寨、定远等10个县(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进展顺利,抵押贷款余额6.7亿元。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全省开展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村达1253个,覆盖所有县(市、区),其中完成股改任务的有429个村,共量化集体资产26.9亿元,确认成员97.9万人。天长市作为全国首批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县,到去年底151个村全部完成股份权能改革,实现了集体资产农民“共同共有”到“按份共有”的转变。

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首批13个村的“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共盘活村集体及农户土地5367亩,发展产业项目34个;1780户农户成为股东,户均财产净收入达到1955元,比改革前约高1000元;13个试点村村集体平均收入达75.8万元,比改革前增加13.6万元。

农村改革激活了各类要素,生产力得到释放,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5元,居全国第12位;同比增长8.9%,比全国高0.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农民收入绝对数和增幅分别居中部第1位和第2位。(记者 史力)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安徽一饲养老虎20年的饲养员,遭老虎袭击不幸遇难,官方回应来了!
安徽一饲养老虎20年的饲养员,遭老虎袭击不幸遇难,官方回应来了!

0评论2021-05-2671276

全球报道:美国逮捕比特币洗钱网站创始人
美国司法部周四表示,已经逮捕了一名俄裔瑞典人,指控他经营一个长期从事加密货币洗钱的网站。根根据美国司法部的一份新闻稿,这

0评论2021-04-3065985

全球报道:安徽一老师泼热水烫伤多名学生 官方介入
原标题:淮南小学老师泼热水烫伤多名学生#:涉事教师已被停职 教育公安部门介入来源:新安晚报近日,安徽淮南市潘集区第四小学一

0评论2021-04-3061620

全球安徽频道: 以高质量投资促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安徽:以高质量投资促高质量发展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事关经济增长、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抓住了

0评论2021-02-2868785

全球安徽频道:从中央一号文件看“安徽作为”
原标题:日前,中共中央出台新世纪以来的第十八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是安徽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0评论2021-02-2869897

全球报道:恶性压价竞争、不签合同 游戏代练灰色地带谁来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 实习生 曲瑞超中专毕业后,宋伟干过婚庆、卖过手机,也送过快递,2020年,他找到迄今为止自己认为“

0评论2021-01-2963794

全球报道:网友建议合肥取消小户型房产入学资格 官方这样回应
学区房价格上涨在不少城市均有出现。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有网友近期在合肥市政府官网12345政府服务直通车栏目留言建议“2020年

0评论2021-01-2968833

全球安徽频道:1月12日安徽一名女子被风和线莫名吸引到3楼 丈夫的惊人秘密
1月12日,安徽一名女子被风和线莫名吸引到3楼,结果意外在墙角发现丈夫的惊人秘密,当场愣住了。

0评论2021-01-2047214

全球安徽频道:1月2日,安徽一女子站在院子里玩手机,突然身后发生恐怖一幕
1月2日,安徽一女子站在院子里玩手机,突然身后发生恐怖一幕,恰好被监控拍下。

0评论2021-01-064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