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编李春涛/绘
回想学生时代,最怕的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会回答是语文课本里的“背诵全文”。
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印发,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这一变化随即引发学生和家长的热议。
面对有点儿让人头疼的“背诵全文”,学生该怎么应对?教师会不会调整教学方法?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云南省语文特级教师、云南省首批“云岭教学名师”,云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昆明市名师工作室导师、昆三中语文教师周丽蓉。
老师学生都要调整
早在2014年参加商务印书馆“阅读行动”读本编写以来,周丽蓉就一直关注并学习正在修订中的新课标。
现在,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中学生阅读行动读本》(初、高中)都已出版。周丽蓉参加了几次商务印书馆与全国中语会阅读中心组织的阅读推广活动,聆听过语文课标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和物理课标组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的讲座,在教学实践中努力研究。
新课标已经印发,将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周丽蓉分析,语文新课标突出的是学科素养,突出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内容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贯穿语文课程各部分,并设置学习专题,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从先秦到清末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古诗文,并背诵72篇(首)经典作品。在周丽蓉看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更全了,分量更多了,要求更高了。作为教师,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改变教学方式。比如开展专题学习、任务驱动、问题驱动等。作为高中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主动学习,积极参与体验,扩大阅读范围,关心生活,能够对生活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辨析,并能够进行有效地、积极地、准确地表达。
文学之外的经典也要阅读
记者注意到,新课标还对高中阶段学生的课内外阅读提出了新要求。
新课标中列举的篇目有多种类型,包括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史记》等;诗歌,如毛泽东诗词,郭沫若、戴望舒、普希金、泰戈尔等的作品;小说,如巴金《家》、沈从文《边城》、莫泊桑短篇小说等;散文,如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剧本,如关汉卿《窦娥冤》、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等;还有当代文学作品,科学与人文方面的各类读物。
对此,周丽蓉的建议就是一句话:多读书!
但她强调,读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读怎样的书,如何读书,要求家长和教师对新课标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课标的修订指导思想就是立德树人,培养怎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点是很关键的。所以,我们要以这个标准作为衡量标准,来选择阅读的书籍,选择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阅读的书籍。”周丽蓉说。
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培养看,在书籍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选择的是积极向上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以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书籍类型的选择上,要读经典名著,这个名著的概念不拘泥于文学经典,还根据人的思维和知识构建的需要,艺术、政治、历史、哲学、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经典。
“以后的高考,在各科题型上会更加重视文化的交叉和综合。多读书,对高考的综合成绩是很有帮助的。”周丽蓉说。
古诗文背诵非一朝一夕之功
对于72篇(首)“背诵全文”,周丽蓉认为,由原来的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也许大家会被这样增长的数字吓到。其实,就已经有的教材安排来看,高中必修和选修加起来的也超过了这个数字。
有的老师对背诵古诗文的意义有明确认识,他们一直都坚持带领学生从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学习,对于这批教师和他们的学生来说,这只是再强化的过程。但对于那些只执着于高考的默写,甚至认为古诗文分值不高而随意“处理”的教师和学生,这个问题就很严重。
周丽蓉说,古诗文的学习没有特别的诀窍,就是要花功夫。教材中推荐的古诗文是几千年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涉及的思想感情、文化知识也跟学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学生会有心理上的隔阂,教师需要在学习兴趣和动力方面进行引导,讲究方法,挖掘文本价值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家长,也不能盲目要求孩子一味死记硬背。对于高段(初、高中)的孩子,应该有一定的学习理性,主动认识古诗文学习的意义,努力探究古诗文学习的价值。记者张丽亚报道
小贴士
周丽蓉介绍了几个学习和背诵古诗文的技巧:
文字层面:掌握古诗文文字运用的规律来学习文言文,同时要学会使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在查找过程中熟悉并识记。
文章层面:关注谋篇布局,关注文章的逻辑性,帮助理解记忆。
文学性层面:可以通过形象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加强背诵,这样的背诵可以产生深刻记忆。
文化层面:古代文化直接关系对文言文的正确阅读和理解,这方面的内容博大精深,但也有规律,一边学习,一边积累,归并分列,在螺旋式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夯实,这样的背诵才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