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实现这些伟大的“中国梦”,必须坚定走人才强国之路,突出产业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开发,进一步改善高技能人才发展环境,大力加强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努力培养一支规模宏大、门类齐全、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优先发展技工教育,努力让高技能人才的块头大起来
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1.65亿人,仅占就业人员的20%,其中高技能人才4971万人,不足就业人员的6%。从市场供求情况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相当一些领域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超过了2以上。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据预测,在这个期间,全国高技能人才缺口将达2200万人。技工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要坚持统筹规划,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变化,对技工院校进行科学布局,形成类型梯次比例适当、专业结构均衡匹配的发展格局,鼓励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盘活用好技工教育的优质资源、资产和资金,组建跨区域、跨行业、跨专业的技工教育集团或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联盟,打造技工教育的“航空母舰”。要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课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推广“校企双制、工学一体”办学模式,促进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要坚持内涵发展,围绕立德树人和技行天下,加强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师资培养、招生就业、质量评估等,建设一批精品特色专业,培养一批国际一流师资,打造一批国家级“双一流”技工院校。要坚持竞赛引领,对接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流程,依托国家重点技工院校和大型企业,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举办好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绝技绝活现场比武,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促使更多的技能“千里马”同场竞技、大显身手、脱颖而出。
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努力让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强起来
技能人才之高,不仅看规模结构,更要看职业道德素质和动手动脑的实作能力。职业培训,是提升技能人才专业素质、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必由之路。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实践证明,发展质量越高,推进发展的人才素质也越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以构建体系为基础,对标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要求,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社会培训为补充,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劳动者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要以重大平台为载体,支持建设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职业训练院、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给题目、交任务、压担子,让优秀高技能人才在更高更宽的舞台上纵横驰骋、精耕细作,努力为他们开展技术攻关、传艺带徒提供良田沃土,发挥国家级平台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集聚、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要以交流合作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企、校校、校地、企企、企地合作的空间,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优质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选派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发达国家培训学习,参加国际技术交流活动,参加或承办一些国际技能大赛等,增强世界眼光和国际竞争意识,学习、紧跟、超越世界一流技能水平,培养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忠党爱国、技贯中西、品德高尚的大国工匠。
切实改善政策环境,努力让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好起来
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高技能人才,从业一线,技艺精湛,是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和技术工人的核心骨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技高一筹,礼厚一分。要编制高技能人才发展规划,出台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搭建高技能人才建功立业的“立交桥”,切实把高技能人才开发从喊在嘴上变为抓在手中,让高技能人才发展有通道、职业有规划、成长有希望。要组织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广泛开展技能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让社会大众认识技能、体验技能、尊重技能。要积极开展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评选表彰,像宣传科技专家、企业家、奥运健儿等一样,让优秀高技能人才在电视有影、网络有形、广播有声、报刊有名,在舆论上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要不断改善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认真贯彻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积极探索建立基于岗位价值、技能等级、业绩贡献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激励保障制度,研究制定高技能领军人才激励办法,特别是对在新兴领域、特殊工种、关键岗位、创新工艺上锐意进取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高技能专家,可以发放政府津贴,以市场价值体现技能价值,以物质荣誉体现社会贡献。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荐提名“两代表一委员”、劳动模范或其他奖先评优人选时,也应适当增加高技能人才的数量比例,进一步提高广大技能人才特别是优秀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和社会影响,切实让高技能人才在新时代的各个岗位上都能有更充实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铺就出人生的不凡之路,展示出更具时代精神的自我价值。谢辛
(作者系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