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11类“民告官” 机关负责人须出庭

2018-07-16 09:290人民网

原标题:11类“民告官” 机关负责人须出庭

从现在起至7月31日,《安徽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面向公众征集意见。包括环保行政案件在内,共有11种情形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对于不能出庭应诉的负责人,要在开庭前2日向人民法院提交不能出庭的情况说明。

11种情形必须应诉

“征求意见稿”明确,政府法制机构(司法行政部门)要负责协调、安排本级政府负责人出庭应诉,这里所说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包括行政机关的正职、副职负责人以及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

那么,遇到哪些类型的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征求意见稿”列出了11类情形,比如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社会高度关注、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或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等案件;因撤销行政许可、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或者行政行为导致公民丧失主要生活来源而引发的案件;原告为10人以上的群体性诉讼案件;因行政行为致使公民死亡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而引发的行政赔偿案件;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行政案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并参加旁听的案件;人民法院决定进行庭审直播的案件;重大涉外、涉港澳台案件;行政机关上诉或申请再审的案件;环保行政案件;人民法院通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其他案件。

据悉,被诉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由副职负责人或者其他参与分管的负责人出庭应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行政机关败诉,二审开庭审理的环保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正职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

不能出庭应提前说明

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中,实行不出庭说明理由制度。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应当在开庭前2日向人民法院提交不能出庭的情况说明。环保行政诉讼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提交情况说明的时间为开庭前3日。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可以另行委托一至二名诉讼代理人。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本机关公职律师或者其他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不能仅委托社会律师出庭。

如果行政机关负责人在行政诉讼活动过程中,无正当理由不按规定出庭应诉,或是因未依法应诉、举证等导致行政案件败诉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后果,又或是对本机关的行政败诉案件反映出的问题未进行整改,导致因同类问题多次被人民法院判决败诉等,将由上一级行政机关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记者 姚一鸣)

(责编:关飞、郭宇)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海关对医用口罩等11类物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
(原标题:今天起,海关对医用口罩等11类物品实施出口商品检验)海关总署10日发布2020年第53号公告,为加强医疗物资出口质量监管

0评论2020-04-10536

全球报道:泉州11类人群可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原标题:泉州11类人群可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泉州市下发通知进一步做好创业担保贷款工作11类人群可申请 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记者从

0评论2018-12-1878

全球报道:山西:11类村务事项可采用广播视频等形式公开
原标题:山西:11类村务事项可采用广播视频等形式公开5月29日,山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山西省实施中华

0评论2018-05-3094

全球报道:宁夏重点打击11类黑恶势力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对全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安排部署。《通知》明确提出,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把

0评论2018-02-28221

全球报道:山东省扫黑除恶重点打击11类黑恶势力 对“关系网”“保护伞”一查到底
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省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会议上获悉,我省正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打击11类黑恶势力,对黑恶势力“关系网”“保护伞”,一律一查到底、绝不姑息。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

0评论2018-01-30210

全球报道:3月1日起 福建11类食品实行“一品一码”追溯管理
  记者昨日获悉,《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3月1日起开始施行。《办法》规定,11类食品将实行“一品一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其中,对追溯食品生产经营者上传虚假信息的,最高将处2万元罚款。 

0评论2018-01-1787

全球报道:四川11类进口产品免交检疫证书 自贸区政策惠及全省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让做进口建筑材料生意的王宝玉抢到了先机。搭乘蓉欧快铁回国的2200多平方米木地板,在端午节前一天及时通关放

0评论2017-06-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