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推进医联体建设 让患者“家门口的医院”就医

2018-07-24 11:160人民网
原标题:南宁:推进医联体建设 让患者“家门口的医院”就医

南宁市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出台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网将覆盖全部县级医院

●2018年至2019年

在县域范围内,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城区范围内,重点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同步推进市县医联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

●到2020年

建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让资源与技术“多跑路”,让病人少“跑腿”,引导有序医疗,实现由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是实施医联体的初衷。日前,为深入推进南宁市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南宁市下发《南宁市深入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力争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全部县级医院,并延伸到乡镇卫生院。

推进医联体建设

打造“家门口的医院”让患者少跑腿

“以前我看个感冒发烧也得跑大医院,小医院小诊所信不过。现在有了医联体,我更愿意去社区医院了。”居住在东葛路延长线附近的王阿姨前一阵到茅桥社区卫生医院看病,惊喜地发现,这里也有三级医院的医生坐诊,“医联体的好处不止这些,以后在大医院看病,康复治疗可以转到社区医院,大医院医生还会定时来复查,既方便又放心。”

据介绍,医联体突破了城乡、区域等限制,真正做到了分级诊疗,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医院”。如今,南宁市的医联体建设已经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如县域医疗共同体、城市医疗集团、市县医联体、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模式。

根据《方案》,2018年至2019年,在县域范围内,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城区范围内,重点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同步推进市县医联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建设。到2020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医联体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分级指导提升能力

上级医院派驻下级医院视为基层经历

根据《方案》,医联体上级医院按照分级指导、提升能力的原则,根据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派驻优秀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进行针对性帮扶。市三级公立医院重点帮扶二级公立医院(含市二级公立医院、县区级公立医院,下同),二级公立医院重点帮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联体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年要选派2名及以上骨干人员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

上级医院人员派驻到下级医院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经历,视为到基层服务工作经历。各公立医疗机构要将优秀人才放到基层单位锻炼、到上级医院进修作为骨干培养锻炼的重要途径,并加强管理考评。成绩突出、取得实效的,在选拔任用、职业发展、职称晋升、荣誉表彰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不按规定转诊不予支付或降低医保比例

《方案》提出,依托南宁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运用远程医疗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同时,实行定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对按照规定转诊转院的,按医保差异化报销政策执行;对不按规定办理转诊转院手续的,不予支付或降低支付医保基金比例。

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行按病种付费的病种达到100种以上,引导各公立医疗机构规范行为和控制成本。建立医联体临床用药衔接机制,通过延伸处方、集中配送等形式加强基层和上级医院用药衔接,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自治区城乡居民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中,按规定遴选非基本药物作为补充药品配备使用,满足常见病、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适应专科、专病患者和康复期(恢复期)患者下转需求,方便患者在基层就医取药。

医联体建设方式

■相关链接

1.县域医共体:深化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管理。

2.城市医疗集团:由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牵头,在原有医联体的基础上,整合部分市级公立医院、城区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组建城市医疗集团。

3.市县医联体:由市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牵头,采取战略联盟、技术合作等方式,联合市三级专科公立医院、市二级公立医院、县(区)级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市县医联体。

4.专科联盟:由市三级公立医院的重点专科或市二级公立医院的特色专科牵头,与全市各公立医疗机构相应专科组建专科联盟。重点发展生殖、妇产、儿童、心血管、神经、中医、针灸、传染病、精神、眼科等专科联盟。

远程医疗协作网:以医联体为基础,构建远程医疗网络,实现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

目标

●到2020年

慢性病防控环境显著改善,降低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到2025年

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建成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2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5岁。(记者 凌剑伊)

南宁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出台

慢性病早防早治 人均期望寿命达78岁

(记者 廖欣)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南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数据显示,其导致的死亡占全市总死亡的84.65%。昨日下午,记者从南宁市政府了解到,《南宁市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出台。根据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市力争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

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

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

《规划》中所称的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有的市民出现了失眠、抑郁等心理问题。2017年,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的心理援助热线接待了828通咨询电话。《规划》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开设戒烟咨询热线、心理健康热线,科学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戒烟,疏导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

同时,充分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居民健康档案质量和动态使用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逐步开展对超重肥胖、血压血糖升高、血脂异常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的患病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提供综合性和个性化的健康保健服务。另外,推动体医融合,在有条件的机构开设运动指导门诊,提供运动健康服务。

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

到2020年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慢性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规划》中明确,要打造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例如,推动绿色清洁生产,加强职业病危害源头治理,强化职业病防治。

同时,加强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健康步道、健康(体育)主题公园等运动健身环境,提高各类公共体育、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程度和利用率,建成覆盖全市、功能健全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规划》还明确,禁止发布烟草广告,进一步落实《南宁市控制吸烟规定》,到2020年,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推行无烟社区、无烟单位、无烟学校、无烟家庭建设,严格落实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有关法律规定,减少居民有害饮酒。

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

口腔健康检查将纳入常规体检内容

今后,南宁市民每年体检套餐项目可能会有一系列的变化。《规划》中提出,在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对高血压确诊患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对高危人群提供必要的干预指导。

同时,加强健康体检规范化管理,健全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将口腔健康检查作为中小学人群年度体检必查项目。将口腔健康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内容,将肺功能检查和骨密度检测项目纳入4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内容。

南宁市还将继续发挥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建立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的长效机制。加强妇女常见病筛查工作,扩大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覆盖面,促进早诊早治,提高妇女健康水平。(记者 廖欣)

(责编:李敏军、庞冠华)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福州市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已组建市级医联体8个
原标题:福州市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已组建市级医联体8个新闻发布会现场30日上午,福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福州市加

0评论2018-10-3164

全球报道:推进医联体建设 医生下沉注活力
原标题:推进医联体建设 医生下沉注活力人民网巴马10月15日电 为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促进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强化

0评论2018-10-15146

全球报道:安徽推进医联体建设 签约家庭医生可优先叫“专家号”
 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发布《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五种医联体形式,要求在明年逐步形成权责明确的医联体运行体系。同时,在服务患者方面,医联体内部转诊可在一定条件下仅收一次门槛

0评论2017-12-19198

全球报道:哈尔滨!大踏步推进医联体建设破解百姓看病难
“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医改的方向,要适应医改的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做好全市医疗卫生资源的规划布局,从医联体切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及水平提升,夯实医改的基础性工作,惠及更多百

0评论2017-12-04232

全球报道:衢州推进医联体建设
今年以来,浙江省衢州市积极推进校、市纵向医联体建设,目前已与浙江大学附属的6家医院组建了5个纵向医联体,数十名省级医疗专家长期在基层医院坐诊,推进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了基层的医疗管理水平,受到基层

0评论2017-11-27227

全球报道:湖南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接诊能力
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湖南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接诊能力上个月,25岁的刘女士正式成为一名妈妈。在社区医

0评论2017-09-25166

全球报道: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 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5月8日下午,省长李国英在合肥市调研医联体建设工作。他强调,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加快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作为深

0评论2017-05-1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