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9月,本该是建材家居市场的消费旺季,今年却有些冷清。部分建材家居卖场陆续关门,商户也不断要求退租,一场行业的洗牌运动正在展开。
9月中旬,全球最大的建材家居零售商美国家得宝公司宣布,因中国区域战略调整,关闭在天津、郑州的7家大型建材家居卖场。
在此之前,英国百安居也将中国区的门店由高峰时的60多家削减至40家左右。
内资同行的日子也不好过:今年上半年,有着十几年历史的北京“八方龙”灯饰城转作花鸟市场。今年7月,红星美凯龙证实位于广州芭洲的旗舰店即将撤场。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的统计显示,今年前8月,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累计销售额为7792亿元,同比下降6.84%。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楼市限购政策抑制了部分投资性需求;另一方面,刚性需求在反弹的房价和从严的调控面前,表现有些“纠结”,不少人持观望态度。
建材家居卖场的遇冷,与房地产调控有一定关系,但这并不是全部。
“可以肯定地说,国内的建材家居卖场已经规模过剩了。”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表示。例如,在西部某中心城市,主城区的人口700万左右,卖场面积却达到300万平方米,已明显过剩。
电子商务的分流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记者从国内最大的建材家居电商平台齐家网获悉,今年上半年平台完成销售额近120亿元,同比增长100%。
家得宝在关店的同时就宣布,正在和中国领先的电商平台接洽以满足客户的新需求。
面对困境,建材家居卖场的运营商加紧突围,向二、三线城市扩张成为一种选择。
国际家居品牌特力和乐营运副总经理蔡裕人日前在上海表示,目前整个家居行业中,一线城市的布局已经近乎饱和。下半年,特力和乐将新开5-7家门店,进驻温州、石家庄等具有活力和消费前景的二线城市。
除了转移阵地,转移目标客户是更大的变革。秦占学分析,对于建材家居行业来说,保障房建设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蛋糕。此外,商品房开发也越来越倾向于提供精装房和成品房。这些房屋的材料采购和装修是建筑商统一进行的,从中分得一杯羹的家居卖场目前数量很少。
秦占学说,在面向散客时,家居卖场大都靠收取商户的租金过日子。而面向集体客户,要求他们建立自己的分销系统和物流系统。如果适应这种转变,建材家居卖场就能在国内的城镇化进程中获得长期的发展空间。
短期而言,部分区域的扩大消费政策给家居卖场带来了一丝希望。北京财政局日前在网站上发出通知,就“家具以旧换新试点”启动公开招标,将确定不超过6家家具销售企业。如果这个政策得到推广,无疑将缓解建材家居行业的压力。(www.jiej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