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10月20上午,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这其中,来自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自动化学院、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多个团队参与了多项技术攻关,作出了重要贡献。
该飞机的陆上、水上成功首飞,是继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运输机运-20实现交付列装、C919大型客机实现首飞之后,在大飞机领域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据了解,西工大航空学院徐绯教授参与了AG600近水面滑行的数值仿真方面的研究工作。从2009年该飞机正式启动研制至今,西北工业大学白俊强教授团队全程参与该机的气动设计、性能评估及难题攻关工作。其机翼设计约束极强,指标要求却不低。为了攻克这一难题,白俊强团队与承研单位密切沟通,采用当时刚刚在工程中实用的优化技术设计出了满足要求的高性能机翼,为研制单位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设计参考。
机翼上的增升装置对飞机的起降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对于水陆两栖飞机来说,增升装置的性能还决定了其抗浪性能。AG600要求能在2米浪高的情况下正常起降,因此对增升装置性能要求很高。白俊强团队的邱亚松助理研究员当时在白俊强教授的指导下负责了此项工作。最终这个由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设计小组给出了优异的设计结果,增升装置的各项性能指标较之初始构型大幅提升。
该飞机为四发螺旋桨飞机,螺旋桨滑流对飞机的气动性能影响很大。若能很好地利用滑流,则能显著提升飞机的气动性能;若对滑流研究不透,则滑流可能会对飞机性能造成很大损害,甚至影响飞机的安全性。但是,螺旋桨滑流非常复杂,研究难度很大。为此,中国航空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华俊教授与白俊强团队投入了巨大的人力与计算资源对AG600飞机上滑流的影响展开了长时间、深入的研究。为研制单位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计算数据与流动机理。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岳珠峰教授领衔的飞行器结构完整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2011年就为该型号飞机主起落架开展了强度测试和收放功能试验研究。
由于该型飞机需同时具备水面地面起降能力,主起落架布置在高大的船型机体上,起落架高度大,并要求收到机舱内时不破坏机身外形,特殊的结构布局对起落架的总体布局和承载能力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也给起落架试验验证提出了巨大挑战。
当时,实验室成员与航空工业起落架公司、通用飞机公司的技术人员精诚合作,努力攻关,完成了试验方案设计、大型框架式夹具设计制造和8种工况的起落架试验,顺利地完成了一系列关键结构验证项目,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我国运-20大型运输机,到C919大型喷气式客机,再到今日的AG600水陆两栖飞机,西工大人的“西安智慧”从未缺席,为重点型号的研制作出了巨大贡献,见证着中国大飞机事业的起飞。(记者 张潇 姜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