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电视纪录片《六盘山》引发观众反响

2018-11-15 14:490人民网

原标题:电视纪录片 六盘山 引发观众反响

作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出品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六盘山》,紧扣时代脉搏,用鲜活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以六盘山地区为代表的宁夏各族群众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带领下,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发展要求,紧密团结、共同繁荣,取得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精彩篇章。连日来,该片在央视科教频道热播,引起观众反响。

罗晓英和侯艳是母女,也是师徒,两人在秦腔领域都有非凡的造诣。虽已是梅花奖获得者,但侯艳每次上台,似乎都能感受到有一双挑剔又心疼的眼睛在看着自己……纪录片《六盘山》中讲述了罗晓英和侯艳的故事。

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银川市民姜华说:“六盘山是中国西部众多古老技艺和非遗文化的福地和传承地。泥塑、砖雕、社火、花儿、秦腔、剪纸……六盘山人一直走在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端,这些文化传承沉淀在了这片土地上。”

西吉歌手马希尔这些年致力于将传统花儿与流行音乐融合,他认为最好的传承就是创新。在外漂泊多年,他回到了家乡,他的归来,是为了重新出发。“在纪录片《六盘山》中,马希尔就是六盘山地区本土音乐的代言人,他与‘花儿’的感人故事让观众进一步领略宁夏‘花儿’的魅力。此外,《珍珠卷帘》《宁夏川》《贺兰山下》等10首苏阳乐队的民谣作品撑起整个纪录片的配乐,这些宁夏民谣表现出民族性的传承和创新,恰好和六盘山人一贯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固原四中语文教师王兴宁说。

今年39岁的余正刚是中宁县大战场镇一名卡车司机,常年开车翻越六盘山去南方送货。他说:“每次经过六盘山,我的心情都非常好,因为这里的美景总是让人陶醉。这次《六盘山》在央视播出,更是让全国观众欣赏到了六盘山的秀丽景色,相信将促进六盘山地区的旅游开发。”

“金钱豹一度成为传说中的动物,以前不知道六盘山里是不是真的有。前几年,有网友用行车记录仪拍摄到模糊的金钱豹照片,但看不清楚金钱豹的全貌。纪录片《六盘山》中,金钱豹的画面有好几十秒呢,而且非常清晰,这是极为珍贵的资料。感谢护林人员的辛勤工作,让六盘山的植被更加茂盛,让我们今天有幸看见珍稀的国家保护动物。”余正刚说。

六盘山上有很多庄稼,长得最好的便是“文学”。厚实的黄土和弥漫的乡愁,铺就了当地作家的文学之路,但苦难已不再是他们的底色。在纪录片《六盘山》中,青年女作家马金莲因生态移民搬离了家乡,再次回到空无一人的故园,各种记忆在脑中奔流。她有着割不断的乡愁,但不意味着她的文学追求会困守于此,她决定把触角伸向更远的地方。

“不管在中国第一个‘文学之乡’西吉,还是六盘山其他地区,许多基层作家写出了原生态的东西,也是最生动、最基本的东西,因而具有不一般的生命力。应该说,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虔诚是超越功利的,是源自灵魂的,浓郁的文学氛围让人深信,终有一天这里会走出世界级的作家。”宁夏大学教师唐燕说。(记者 王 刚)

(责编:何鑫、宽容)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电视纪录片《深圳故事》央视热播激发改革开放再出发信心
原标题:以实际行动续写“深圳故事”精彩篇章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推出

0评论2019-01-29194

全球报道: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播出
原标题:电视纪录片 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播出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白瀛)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

0评论2018-12-0381

全球报道:吉林电视纪录片登陆老挝、泰国荧屏 展吉林风采
7月6日,“中国吉林广播电视周”系列活动在泰国曼谷启动。作为吉林广播电视周活动的重要内容——吉林纪录片展播,继7月3日在老挝

0评论2017-07-07235

全球教育:中产教育怎么了? 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 香港电视纪录片《没有起跑线》
原标题:中产教育鄙视链:绝不让娃和没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读没外教的幼儿园郑开欣带着5岁的女儿在国贸玩耍,一个年龄相仿

0评论2017-05-26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