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18-12-08 11:550人民网
原标题: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

为缓解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对海洋渔业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有效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经国务院同意,原农业部决定自1995年起全面实施海洋伏季休渔制度。从1995年开始,我国东、黄、渤海海域第一次迎来了全面伏季休渔,标志着渔业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

根据规定,1995年—1997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在北纬35度以北禁止底拖网作业,在北纬35度至北纬27度禁止拖网和帆张网作业。同时,福建省规定,装机183.75千瓦以下动力渔船在北纬27度至北纬24度30分禁止底拖网渔船作业。

在认真总结以往休渔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海洋伏季休渔范围扩展到南海海域。1999年,根据原农业部的决定,南海海域从6月1日零时起首次实行伏季休渔,休渔时间为两个月。2017年,被外界评价为自中国休渔制度实施22年来的“最严”休渔制度开始施行。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实施以来,得到了较为全面有效的执行,休渔海域、时间和作业类型得到不断扩大,各项保护管理措施得到不断健全。目前我国休渔海域覆盖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我国管辖的全部4个海区,休渔时间从最初的两个月延长到三个半月至四个半月,每年参加休渔的捕捞渔船超过10万艘,休渔渔民达上百万人,涉及沿海11个省(区、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是我国迄今为止在渔业资源保护方面覆盖面最广、影响面最大、涉及渔船渔民最多、管理任务最重的一项保护管理措施。

1995年至2018年,我国的伏季休渔制度经过13次调整完善。现行的伏季休渔制度休渔类型为除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以及为捕捞渔船配套服务的捕捞辅助船。

实践证明,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一项群众拥护、管理严格、效果明显、实施成功的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广大渔民的理解和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产生了积极的国际反响。

(责编:王彤、邵兰)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云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昨日,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举行集中学习。省委书记陈豪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观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深化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

0评论2017-11-23257

全球报道:黑龙江省党代表热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

0评论2017-10-2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