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创!74列轨道列车穿"新衣"营销城市形象
穿上“主题彩衣”的轨道列车
重庆言子、巫山红叶、洪崖洞、大剧院……最近几个月来,不少市民都陆续注意到穿梭在主城山水之间的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轨道列车的车身上,多了很多“重庆元素”。
原来,自去年9月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六大文化主题首批专列亮相以来,截至目前,累计共有74列(3号线完成30列、2号线完成44列)列车的车身穿上了“主题彩衣”,用独特方式展示山城重庆的人文景观魅力和城市发展。而这种用轨道交通列车车身美化设计图案来对城市形象和人文景观进行营销的宣传方式,也属全国首创,深受广大市民和游客好评。
文化主题轨道列车 2号线覆盖率超过九成
“我每天都会乘坐3号线换乘2号线上下班,看到一列列穿着‘新衣’的轨道列车,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来看看,列车车身外观上的重庆宝贝、重庆言子、标志性建筑物等图案,都充满了重庆元素,简直就是一幅幅流动的山城画卷。通过轨道列车外观这种形式来宣传重庆,是现代公共交通工具和艺术设计的完美结合,两者相得益彰。”昨日,家住汽博中心的杨倩这样告诉记者。
据悉,为了进一步发挥重庆轨道交通流动风景线的作用,充分展现重庆“城在山水间、山水在城中”“有山有水、依山伴水、显山露水”的独特魅力,重庆轨道集团去年通过挖掘重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特色风物人文风韵和城乡风貌等特色,从征集的32套车身创意设计美化方案中,选取了“动感专列”“乡愁”“重庆宝贝”“阡陌交通”“重庆言子”“重庆印象”等6个主题,在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制作了多列文化主题列车。各主题围绕“行千里·致广大”为中心进行设计,提升城市品质,让游客多视角分享山城美景,打造在国际上具有独特性的山地都市旅游品牌。
从去年8月文化主题首批专列上线运营以来,截至目前,重庆轨道2号线、3号线累计共有74列列车车身穿上“主题彩衣”,其中3号线30列,2号线44列。值得一提的是,轨道交通2号线的文化主题列车覆盖率已超过总列车数的九成。
列车营销城市属全国首创
为你推荐六大最佳拍摄点
重庆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用轨道列车车身穿上“主题彩衣”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展示山城重庆的人文景观魅力和城市发展成就,这种特别的城市形象营销模式在全国尚属首创。
“国内其他城市的轨道交通大都是地铁制式,大部分路段都在地下行驶,外面的人无法看到车身全景,因而车身都以简单的本色居多。而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是单轨列车,很多时候都通过轨道梁在地面上方行驶,非常适合用车身美化设计来展示列车。列车穿上各种展示重庆文化主题的‘特色新衣’,行驶在城市里就像一幅幅流动的画卷,向市民和游客展示着重庆独特的魅力和内涵。”参与此次六大文化主题专列设计的重庆市快捷轨道交通广告有限公司设计师张华如是告诉记者。
文化主题轨道列车上线后,拍摄身着“彩衣”的单轨列车成为许多市民和游客新的关注点。那哪些地点是拍摄2号线3号线文化主题列车车身照片的最佳位置呢?记者通过打探,为大家推荐以下6大最佳拍摄点:
拍摄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除了李子坝站外的观景平台,还可以到杨家坪步行街、大渡口站至平安站之间的公路边;而拍摄轨道交通3号线列车的美图,不妨前往牛角沱站、汽博中心附近和狮子坪站附近地面人行道。以上六大地点,朋友们都可以拍摄到无遮挡的单轨列车美图。
链接
展示山城重庆独特魅力 来看6大文化主题列车长啥样?
“动感专列”主题专列
设计以蓝色马赛克为背景,将用点状、几何图形拼接而成的“大剧院”“千厮门大桥”“江北嘴金融中心”等重庆地标建筑融入其中。蓝色动感的色块如跳动的精灵,在行进中的列车上更能增加整座城市的动感与活力。
“乡愁”主题专列
设计以线描和淡彩的形式,将三峡、變门、吊脚楼、远山、两江水、渔船、飞鸟等重庆地貌风景元素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勾勒出父母思念游子、游子思乡寄情的画面,表现重庆的山水自然纵深感和人文历史厚重感。
“重庆宝贝”主题专列
设计将川江号子、荣昌夏布、涪陵榨菜、合川桃片、荣昌折扇、巫山红叶等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传统线描和现代扁平化设计的方式相结合呈现。让各个区县具有代表性的重庆宝贝展示重庆民俗风情、人文风韵和城乡风貌。
“阡陌交通”主题专列
设计以“便捷快速的交通”为设计主体,将具有重庆特色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索道、轮船、大桥等通过插画的形式,展现出最具重庆特色的交通文化,传递重庆魔幻3D城市的地形之美。
“重庆言子”主题专列
雄起!千翻儿!设计将最能体现重庆民俗风情的“言子”与特色人物相结合,贯穿整个车身,让行走在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列车充分发挥城市文化窗口作用,向社会大众展示“重庆范儿”。
“重庆印象”主题专列
设计以游客眼中重庆生活的一天为出发点,将重庆城市立交桥、南川金佛山、大剧院、洪崖洞等展现重庆交通、重庆自然神奇景观、厚重人文风情、城市风貌的元素以剪影形式呈现,表达“行千里·致广大”的城市核心理念,传递重庆独特景观和人文风韵。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