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中国大气治理不搞“一刀切” 差异化管控见实招

2019-11-25 18:220cctv
原标题:今冬大气治理不搞“一刀切” 差异化管控见实招

11月7日早上,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朋友圈里晒了四张空气质量地图,当天早上8点钟,北京的PM2.5只有2微克/立方米。

关注蓝天指数,是马军的习惯。此前一天,他转发了蔚蓝地图出品的2019年10月逐小时全国空气质量动态地图,并留言:蓝天保卫战,秋冬季是关键。

又一个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拉开序幕,而今年又有哪些不一样?

蓝天预期提高

空气质量慢慢改善,人们对蓝天的预期也提高了。根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全市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6%,达标天数165天,比例为60.4%,空气重污染3天,同比减少5天;各区PM2.5浓度在34微克/立方米至45微克/立方米之间。尽管到年底还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是不少人对北京PM2.5年均浓度已经表示出了乐观的预期。

不仅北京,从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打响蓝天保卫战,关于空气质量改善的直观感受影响了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年)》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48%、39%、32%。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胡京南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今年,他有过因为出现轻度空气污染被要求解释原因的经历。预期的提高,无形中让今年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压力倍增。

坚决反对“一刀切”

这个秋冬季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正处于特殊的关键节点。在不久前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年、关键年,2019—2020年秋冬季攻坚成效直接影响2020年目标的实现。而据预测,受厄尔尼诺影响,2019—2020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整体偏差,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进一步加大了大气污染治理压力,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抵消不利气象条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秋冬季期间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同比减少6%。就此,刘友宾介绍,今年秋冬季攻坚行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的经验和做法予以持续推进。在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今年秋冬季攻坚行动更加强调依法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刘友宾说,今年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将更加强化依法依规,坚决反对“一刀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中,一律没有涉及强制性错峰生产、大范围停工停产等要求。此外,更加突出科学施策。实施差异化应急管理,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要求各地根据《关于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夯实应急减排措施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夯实应急减排措施,实施企业分类分级管控,达到A级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可不采取减排措施,B级企业适当少采取减排措施。相对于往年,攻坚行动更加强调因地制宜。在确定2019—2020年秋冬季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时,充分考虑各地工作实际和操作性,依据各城市上个秋冬季PM2.5浓度值与过去两个秋冬季累计下降幅度分别进行分档,设定各档改善目标,上个秋冬季PM2.5浓度越高、累计下降幅度越小,本秋冬季目标就越高。

差异化管控见实招

目前,各地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都在紧锣密鼓落实之中。天津市提出聚焦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以调整产业、能源、运输三大结构为根本,以深化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污染治理为手段,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按照标本兼治、精准治污、持续减排、分级施策的总思路全力攻坚。为持续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西安市将开展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全力推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山西省推进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合作,加强重污染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技术、重污染天气气象条件评估技术、生态保护及环境遥感监测等方面的研发合作。

大气治理差异化管控、精细化治理深入推进。日前,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在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基础上,河北共有1640个项目、企业被列入首批清单,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

河北省首批正面清单共涉及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重点出口型企业四类项目和企业。企业能否达标排放、自律减排、污染治理水平领先是纳入正面清单的关键。对于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河北将优先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纳入清单的重点出口型企业,在完成出口任务期间可不停产、不限产。对纳入清单的零排放、微涉气,即每年排放污染物100公斤以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通过差异化管控措施,鼓励先进,限制后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刘友宾表示,当前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处于“气象敏感型”阶段,2017—2018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显著高于常年平均水平,助推了当年空气质量大幅改善。研究表明,当年空气质量改善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占七成,相对有利的气象条件占三成。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结果,2019—2020年秋冬季气象条件相比往年不利,将面临雾霾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将气象条件差异造成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差异补回来,再进一步下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刘友宾强调,接下来要全力落实攻坚方案各项任务,确保完成秋冬季改善目标,积小胜为大胜,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曹红艳)

 编辑:张玉玲 责任编辑:王敬东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吴尊友 今冬疫情形势面临“一峰三波” 预计持续三个月左右
吴尊友:今冬疫情形势面临“一峰三波” 预计持续三个月左右

0评论2022-12-18109857

全球报道:美国和中国专家同时警告 今冬恐出现极端天气,拉尼娜年概率为87%
美国和中国专家同时警告:今冬恐出现极端天气,拉尼娜年概率为87%

0评论2021-10-29494

全球教育频道:寒假“错峰”离校:教育部部署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
原标题:寒假“错峰”离校:教育部部署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新华社北京12月1日电 入冬以来,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病

0评论2020-12-02798

全球北京频道:今日北京或现今冬第八场雪 降温明显体感阴冷
原标题:今日北京或现今冬第八场雪 降温明显体感阴冷中国天气网讯 预计今天(27日)午后至傍晚,北京市将出现弱降水,西部、北部山

0评论2020-02-27190

全球北京频道:北京今冬降水量 创1951年以来新纪录
原标题:北京今冬降水量 创1951年以来新纪录雨雪天气结束,从今天开始,寒潮天气拉开下半场的序幕,北风登场。预计2月15日最高气

0评论2020-02-15163

全球北京频道:北京迎入冬第6次降雪 今冬降雪量是常年三倍
原标题:今冬降雪量是常年的三倍昨天清晨,朝阳区常营乡环卫工人在扫雪铲冰。 本报记者 武亦彬摄本报讯(记者 骆倩雯)一场好雪

0评论2020-02-07178

全球报道:今天北京地铁早高峰延长投放一小时
本报讯 北京昨晚迎来今冬第二场降雪。与今冬初雪相比,这场降雪强度更大,全市普降大雪,北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大于10毫米的暴

0评论2019-12-16282

全球报道:北京今冬初雪准时登场 多部门积极应对降雪影响
中新网北京11月30日电今晨,北京市被白白的雪花覆盖。29日起,北京迎来今冬首场降雪,这是自1961年以来,初雪首次“准点”出现。

0评论2019-11-30333

全球话题: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
原标题:气象局:今冬是冷冬的概率几乎为零今天(11月5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叶殿秀

0评论2019-11-0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