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晨读:美好的3月1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2020-03-01 07:150搜狐网

●儿童睡眠少患糖尿病风险更高

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学院领衔的一项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少的儿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分析了4500多名9到10岁英国儿童的相关数据,包括身高体重数据、血液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表中的睡眠数据。结果显示,这些儿童上学日平均每晚睡眠10.5个小时,符合学龄儿童每天至少睡10小时的有关建议。平均每多睡一个小时,胰岛素抵抗水平下降2.9%,空腹血糖水平下降0.24%。研究人员据此推论,儿童睡眠时间与2型糖尿病风险呈负相关,但其中的因果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新标记物或预测免疫疗法效果

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通过研究确定了新的标记物,有望帮助预测免疫疗法对哪些癌症患者产生积极反应的机会更大。

研究人员分析了癌症基因组图谱上的470名黑素瘤患者的数据,并培养了取自黑素瘤患者的肿瘤细胞系。实验表明,在亚基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中,直接对抗癌症的各种免疫系统成分比平均水平更为普遍和活跃。研究人员建议,免疫蛋白酶体的表达可以用作生物标志物预测黑素瘤疗法的更好结局,它与突变负荷测试一起,有望改善癌症患者对现有免疫疗法的匹配度。

●“原始人饮食”可能并不健康

一项新研究表明,挪威早期人类吃的食物可能不仅不健康,而且有毒。研究人员从挪威选取了8处考古遗址,时间跨度为6300年前至3800年前。研究人员分析了在古代垃圾坑中发现的数十个大西洋鳕鱼和格陵兰海豹的骨头,结果发现,这些地点的鳕鱼骨头中镉的含量是欧洲食品安全局认为肉类中最高安全含量的20多倍,铅的含量是最高安全含量的4倍;海豹骨中镉含量是推荐值的15倍,铅含量是推荐值的4倍。

美国石溪大学考古学家Katheryn Twiss则表示,这些少量动物遗骸不能完全代表数千年前挪威人的饮食。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杨许丽

原标题:晨读丨美好的3月1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晨读频道:近日,成都市医护人员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近日,成都市医护人员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为了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之情,正在排队等候检测的学生们自发举起手机组成“灯海”,

0评论2020-12-1350081

全球晨读:7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新冠病毒】降胆固醇药物或可治疗新冠肺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宣布,该校研究人员与美国芒

0评论2020-07-164649

全球晨读:7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疾控建议暑假不出国旅行在7月14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0评论2020-07-156496

全球晨读:7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号召新冠康复者贡献血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表示,北京正开展

0评论2020-07-144816

全球晨读:7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选购生鲜食品建议戴一次性手套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疫情期

0评论2020-07-136250

全球晨读:7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无需核酸证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介绍,北京已

0评论2020-07-125980

全球晨读:7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取决两个因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表示

0评论2020-07-104720

全球晨读:7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零病例不代表零风险零隐患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疫情高峰过后,出现部

0评论2020-07-094957

全球晨读:7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疾控提醒不要在草原露营7月6日下午,在北京市召开的第143场新冠肺炎疫情

0评论2020-07-074604

全球晨读:7月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风险等级】北京高风险地区仅剩丰台区花乡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最新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15

0评论2020-07-06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