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晨读:美好的3月4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2020-03-04 07:450搜狐网

●靶向抑制CD36或成抗癌疗法

瑞士洛桑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抑制CD36(又名脂肪酸转运蛋白)可阻断调节T细胞对肿瘤微环境的适应,增强抗肿瘤活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免疫学》杂志上。

研究人员发现,CD36的表达增加是一种重要的代谢响应,让调节性T细胞能适应高乳酸水平的肿瘤微环境,促进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存活和聚集。通过单克隆抗体等方法阻断CD36后,肿瘤内浸润的调节性T细胞减少,杀伤性T细胞则明显增加,在不破坏全身的免疫稳态的前提下,抑制肿瘤的生长。这项研究表明,靶向抑制CD36或许可以成为新的抗癌疗法或是辅助抗癌疗法。

●新方法探索完整人体器官细胞

德国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新方法探索了完整人体器官的细胞和分子结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细胞》上。

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新组织通透性的方法SHANEL,用于清除和标记僵硬的人体器官,对成人完整的大脑和肾脏进行透明,并在厘米深度用抗体和染料进行3D组织学探究。研究人员在细胞分辨率水平上揭示了完整的人眼、甲状腺、肾和转基因猪胰腺的细微结构。此外,研究人员开发了深度学习算法,其可利用普通计算机在数小时内分析干净人脑组织中数百万个细胞。据介绍,光学组织透明有利于利用3D技术对复杂组织进行可扩展的细胞和分子研究。

●核糖调控子检测单核苷酸突变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分子科学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利用超特异性核糖调控子可精确检测单核苷酸突变。

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类从头设计的原核生物核糖调控子,可在体内和无细胞转录-翻译反应中提供超特异的RNA检测功能。这些单核苷酸特异性可编程核糖调控子(SNIPR)响应大肠杆菌中单个核苷酸差异的靶RNA,在基因表达中提供100倍以上的差异。利用可编程的SNIPR设计,他们实现了一种自动设计算法,以开发核糖调控子,用于与癌症、耐药性和遗传疾病相关的一系列突变。将SNIPR与便携式纸质无细胞反应相结合,可以方便地等温检测临床样品中与癌症相关的突变。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杨许丽

原标题:晨读丨美好的3月4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晨读频道:近日,成都市医护人员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近日,成都市医护人员连夜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为了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之情,正在排队等候检测的学生们自发举起手机组成“灯海”,

0评论2020-12-1350081

全球晨读:7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新冠病毒】降胆固醇药物或可治疗新冠肺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宣布,该校研究人员与美国芒

0评论2020-07-164649

全球晨读:7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疾控建议暑假不出国旅行在7月14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0评论2020-07-156496

全球晨读:7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号召新冠康复者贡献血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表示,北京正开展

0评论2020-07-144816

全球晨读:7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选购生鲜食品建议戴一次性手套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疫情期

0评论2020-07-136250

全球晨读:7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无需核酸证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介绍,北京已

0评论2020-07-125980

全球晨读:7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取决两个因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表示

0评论2020-07-104720

全球晨读:7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零病例不代表零风险零隐患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疫情高峰过后,出现部

0评论2020-07-094957

全球晨读:7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疾控提醒不要在草原露营7月6日下午,在北京市召开的第143场新冠肺炎疫情

0评论2020-07-074604

全球晨读:7月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风险等级】北京高风险地区仅剩丰台区花乡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最新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15

0评论2020-07-06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