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普氏菌减少婴儿食物过敏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健康学报告确认,婴儿出生后是否过敏与母体肠道菌群密切相关,因为研究发现,孕妇肠道菌群中存在的人体普氏菌,会让婴儿出生后第一年发生食物过敏的风险下降。
研究人员对1064名孕妇进行分析,并且每三个月对其产儿进行检查,直至孩子达到1岁。研究发现,携带有人体普氏菌的孕妇的孩子,发生食物过敏的可能性较低,而且这种保护性关联在摄入高脂高纤维饮食的孕妇中最明显。家庭规模较大和妊娠晚期缺少对抗生素的暴露,也和母体携带的人体普氏菌增多相关。
●肿瘤分子诊断研究发现新靶点
徐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郑骏年教授团队通过筛选肿瘤生长和转移相关分子并研究其信号转导通路,发现新的抗肿瘤靶点。
该项目旨在深入研究肿瘤信号转导通路尤其是p53的调控机制,为开发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靶点。研究团队首次揭示RP-MDM2-p53信号通路在维持脂肪代谢平衡中的作用,筛选出一系列参与脂代谢调节的p53靶基因,首次发现p53不但直接控制脂肪酸的氧化分解,同时参与调节脂肪动员、转运等一系列过程,阐明了p53相关脂代谢通路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该研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
●日本研究人员造出“肝癌模型”
由日本冈山大学研究生院等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分泌多种炎症性物质的人肝癌细胞株培养上清液,培养了小鼠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并将iPS细胞诱导为癌症干细胞,然后将癌症干细胞移植到裸鼠的肝脏中,成功制作出肝癌模型,这在全球还是首次。
这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将癌症干细胞移植到正常组织中,形成的肿瘤会表达肝癌特征性标志物并显示肝癌的形态,可以制作肝癌病理模型,无需像以往那样实施基因突变和插入缺失等操作,就可在器官中人为形成特定癌症(肿瘤)。
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编辑 岳清秀 校对 贾宁
原标题:晨读丨美好的4月7日,从关注健康开始
全球晨读:7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新冠病毒】降胆固醇药物或可治疗新冠肺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宣布,该校研究人员与美国芒
0评论2020-07-164649
全球晨读:7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5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疾控建议暑假不出国旅行在7月14日下午举行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0评论2020-07-156496
全球晨读:7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4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号召新冠康复者贡献血浆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刘江表示,北京正开展
0评论2020-07-144816
全球晨读:7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3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选购生鲜食品建议戴一次性手套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提醒市民,疫情期
0评论2020-07-136250
全球晨读:7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2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低风险地区人员进返京无需核酸证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和建介绍,北京已
0评论2020-07-125980
全球晨读:7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10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取决两个因素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表示
0评论2020-07-104720
全球晨读:7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9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零病例不代表零风险零隐患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疫情高峰过后,出现部
0评论2020-07-094957
全球晨读:7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7日,关注健康每一天【疫情防控】北京疾控提醒不要在草原露营7月6日下午,在北京市召开的第143场新冠肺炎疫情
0评论2020-07-074604
全球晨读:7月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
原标题:晨读丨7月6日,关注健康每一天【风险等级】北京高风险地区仅剩丰台区花乡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最新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15
0评论2020-07-06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