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温暖湿润。但是,由于自古以来交通不便而与外界隔离,当地的方言语音和语法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现象。
在阳江地区,几乎所有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都会说阳江话,还有不少人会说阳江话和涯话或者海话等两种甚至多种语言,只有极少数人只会说涯话或海话,阳江话、涯话和海话等方言差异很大,形成多方言混杂的语言环境。近年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除了没怎么接受过教育的老人以外,几乎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不过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说的普通话更为标准。由于自古以来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阳江地区方言的语音和语法系统被完整保留,多数人从小就拥有良好的方言学习环境,阳江的方言得到较好的传承。
在阳江,阳江话是通用语言,长辈对孩子的语言启蒙作用影响非常大,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在阳江地区居住的家庭基本都用方言交流,因此方言的传承较好。家庭和学校都是语言使用的重要场所,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在校园里教师主要使用普通话上课和交流,忽略了方言的传承,导致部分学生小时候方言掌握得很好,长大以后方言的使用能力弱化,许多方言的词汇被普通话的词汇所代替。因此,对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方言使用频率也存在着差异,年龄越大、越私密的场合如家庭场合使用方言的频率越高,农村的使用情况好于县城与乡镇;方言的使用范围在逐渐缩小;绝大多数的年轻人对方言掌握程度非常粗浅,只懂音不懂字,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方言日渐流失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下一代年轻群体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方言已步入潜在的濒危状态。
几乎所有从小在阳江长大或者父母双方都会说阳江话的人都会说阳江话,能使用阳江话进行日常交流。据老一辈的人说,阳江话以阳江城三铺街的话最为正宗。但是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的掌握情况会有所差异,较为年长的长辈讲的阳江话更加地道正宗;而年龄较小或从小跟随父母在外地的人的阳江话则没那么标准,部分学生由于平时在学校多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因此使用阳江话的能力已经弱化,不能很熟练地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甚至有的人还在交流过程中夹杂着普通话,才能表达意思。可见,长时间在阳江话的语境下使用阳江话的人能更熟练地掌握阳江话。
过去,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普通话,阳江地区也不例外,凡是在学校接受过教育的人都被要求说普通话,普通话是学校的通用语言。与阳江话不同的是,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比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中老年人更为熟练地掌握普通话。所有接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基本都会说普通话,中年人一般也会说普通话,但是不如年轻人说的那么熟练标准,老年人基本不说普通话。
其他方言是除了阳江话以外,还有属闽南方言的阳江海话,属客家方言的涯话等。阳江海话以阳西县儒洞镇的海话为代表。涯话又分为阳西县塘口话为代表的阳江涯话和以阳春市三甲话为代表的阳春涯话。这些方言相比起阳江话,只有小部分的人掌握,掌握涯话、海话等方言的人,平时日常交流多以阳江话及普通话为主,只有当交流的双方都会说涯话或海话等方言时,才会使用这种方言。
语言能力与居住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当周围的人都使用某一种语言进行日常交流时,便更有利于这种语言的传播。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也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这种语言,如父母都讲阳江话的话,他们的子女大多也会讲阳江话;当一个外地人在阳江地区长期居住以后,也能听懂并能说部分阳江话。可见,语言能力与居住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能力与文化程度也是密切相关的。如上文提到,受过教育的人,对普通话的熟练程度远远超过没有接受过教育或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体现了文化程度对语言能力的作用。
从语言使用来看,方言和普通话在不同场合的分工明确。普通话常用于较正式的场合,方言常用于非正式场合。尽管方言对于文化传承至关重要,但对于方言的保护和传承,人们并不重视,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媒体来改变人们的这种观念,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方言和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