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银行放贷相对谨慎
在贷款买车热情释放的同时,一些银行在放贷上却有些谨慎,用中信银行有关负责人的话形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该行曾遇到过一些极端个案——人找不到,车也不见了。因此,这方面的业务近年来很少涉及,除非借款人能以房产做抵押。“车子本身是动产,流动性大,贷款风险自然也大。”有关人士说。
在建行、交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有的表示已经取消了车贷这项业务,有的则表示不是主推产品,而且业务量不大。主流的看法是,以汽车作为抵押物而产生的消费贷款,一方面家庭用车属于易耗品,掉价非常厉害;另一方面动产物也没办法监控,所以银行方面不喜欢做这项业务。
而受理这项业务的银行也纷纷提高门槛来约束借款人。为了降低贷款风险,纷纷加强了对客户的审核制度,提出了有固定职业、有稳定收入、有担保人等条件。门槛抬高,自然影响了潜在的汽车贷款消费群体。
“一般来说,贷款之前要先核实买车人的资产和还款能力,还有个人品德、信用记录等。”有关人士说,为了将风险降到最低,对于购车贷款也有最高限额,一般要在100万元以内。而有的银行则通过信用额度来控制风险。“领取信用卡的门槛本身就比较高,有收入、信用度等要求,如果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车,这样更能保障银行利益不受损。”有关人士说。
编辑 程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