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限制纳污总量
昨日,记者在2015年度成都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国家考核汇报会上获悉,2015年,成都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控制目标任务,全市用水总量为51.84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开采量为2.78亿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49.26%(不变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05,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35%。
率先将水资源论证纳入地方性法规
成都如何严格执行用水总量控制?“全市依法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据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全市相继出台了《成都市水资源管理条例》《成都市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在全省率先将水资源论证纳入地方性法规。市政府还授权市水务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相关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须进行水资源论证。
此外,全市规范开展行政审批,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严格控制区域取用水总量,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我市分解下达了市本级和14个郊区(市)县分年度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实现了区域用水总量控制和年度用水总量管理,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同时,我市还依托红层水井建成21口地下水监测井,实现地下水信息自动采集传输,为地下水保护利用夯实了基础。”市水务局负责人说。
着力提升水功能区质量 中心城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成都着力提升水功能区质量,一是明确水功能区划,限制纳污总量;二是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增强风险防控能力;三是加快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深入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据市水务局负责人介绍,成都完成重要水功能区标志设立,初步建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体系。2015年,对重要水功能区完成水质监测141次,定期对岷江、沱江、府河、南河等重要江河水功能区排污口开展水质监测,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口和排污口。
据悉,市政府出台《成都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考核激励试行办法》,设立市级饮用水水源保护激励资金,按照考核结果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给予激励。同时,积极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2015年,全市中心城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2015年,全市投资33亿元,完成了413条黑臭河渠综合治理任务,已治理河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今年又启动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和中心城区下河排水口综合治理工作,努力为净化河渠水质,增加水环境容量夯实基础。
努力提高用水效率 建成中心城区节水计划管理平台
努力提高用水效率是成都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工作之一,为此,成都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加快实施取用水计量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强工业节水工作,加快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节水技术改造; 加强农业节水工作,加快推进节水灌溉信息化、智能化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建成中心城区节水计划管理平台和地下水远程监控系统,将市本级全部7845户自来水用户和180户地下水取水户纳入在线监测,有效提升了计划用水管理效能和水平。此外,成都正继续推进节水型单位建设,全市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达155户,省级节水型小区达71个,命名市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56个。本报记者 胡清
原标题:严格控制用水总量 限制纳污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