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关注:“官员财产公开”第一人:“最该站出来说话的,就是体制内的人”

2016-06-22 09:280凤凰网

范松青出书要“为民主政治鼓与呼”

“在中国,谁都知道,做官只要做到了厅(局)级,就是进入了人生保险箱——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尤其是年近六十、快要退休,‘宜静不宜动’,等待软着陆,颐养晚年。”

在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郑炎潮看来,作为厅(局)级官员的范松青,在退休前三年突然呼吁官员财产公开,并主动晒房产、晒工资单,是违反官场常识的。

2013年广州市“两会”上,时任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的范松青,呼吁建立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并第一个晒出房产和工资单。

官员财产公开,一直都是体制外的学者、媒体在呼吁,体制内应者寥寥。

“最该站出来说话的,就是体制内的人,”范松青说,但他感到“孤独”。

在他之后,再没见到更高级别的官员“晒家产”。2016年,范松青宣布退休。

一个厅(局)级官员买不起房?

不少政协工作人员、记者都记得,2013年1月15日,是广州市“两会”开锣的日子。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还有三年就退休的范松青,站在记者报到处旁边,默默向记者分发自己的提案。记者看了就眼前一亮:呼吁广州在全国率先试行官员财产公开。

“他是政协委员,向记者分发提案很正常。他又是政协的领导,我们更不会管。谁知道他这份提案这么猛,”回忆当日,政协工作人员笑称。

范松青选择这个时机,并非偶然。“两会”,正是鼓励“参政议政”的时刻。“假如说我平时发表一篇文章,说官员财产要公开,肯定上面会不高兴,”范松青认为,选择“两会”期间,自己作为政协委员,是在“恰当的时候、恰当的地点、恰当的身份、讲恰当的话”。

记者问他:“你本人愿意公布财产吗?”

“市委一旦出台相关文件,本人愿意第一个带头公布财产。”

“不如先公布一下你家庭(包括伴侣、子女)的房产情况?”记者没有轻易放过。

范松青犹豫了两秒,说:“好吧。我们一家三口,目前仅有一套房改房,是1998年市纪委分的楼梯房,面积约74平方米,位于海联路。那个位置的二手房市场价格,约每平方米一万多吧,我不太肯定。2003年之前,我还有一套50多平方米福利房,位于五羊新城,后来以4000多元/平方米卖掉了。”

广东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前所长郑炎潮记得老范家的样子。“第一次去他们家,是个大热天。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没有电梯的8楼,个个大汗淋漓。进屋一看,房间只有70平方左右,是房改房,显得很破旧。一家三口挤在一起,比‘蜗居’好不了多少。家里陈设也非常简陋,与我们见过的普通市民家庭差不多。我们问他为什么还不买有电梯的大房子住?他轻淡地回答:买不起。我脑子顿时就打了个问号:一个厅(局)级官员买不起房?”

“晒家产”后,网友也对范松青发起了“人肉搜索”:一套70平米住房,数十万存款,这就是全部家当。

后来回忆起这段,范松青说,记者要求他“晒家产”,他是有心理准备的。“打铁先要自身硬,你要人家做,自己要先做表率。我之所以敢提出财产公开,就是因为我本人经得起检验,我就是靠着一万多块钱死工资,怎么不敢公开呢?如果有贪污受贿那就不敢。说句不太雅观的话,我的屁股比有些贪官的脸都要干净。”

“屁股比有些贪官的脸都要干净”,是有客观原因的,他很清楚:“我因为一直都在机关工作,原来在市委研究室,在纪委主要是研究室,在政协也是研究室。假如我到某个党政部门去当个一把手,难保我不犯错误,难保我不成为腐败分子。”

次日,他的名字出现在各大报纸头版。会场上,各报记者把他围了个水泄不通。政协方面才知道,出了个大新闻。对讲究“要帮忙,但不能越位”的政协,这就像个烫手山芋。

“我觉得当时领导还是有些不高兴,”范松青回忆说,“有些领导跟我说,你是副秘书长,你要顾及一下你的身份,你不是一般的委员。你如果是老板委员,说什么都无所谓;你是副秘书长,接受采访要经过批准,经过领导同意。”

范松青回忆说,成了“大新闻”之后,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找过他几次。“一方面是肯定这个提案没有错,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第二个方面呢,也是保护我,就是说假如我在外面再乱说,可能苏主席也管不了我了,搞不好就是其他部门来干涉,甚至某种组织处理都很难说的。”

感受到“压力”,范松青婉拒了部分采访。

家里人也给他压力。几乎所有采访过范松青的记者都知道,他“特别怕老婆”。

“只要一听说记者,她的神经就绷紧了,”老婆在场的时候,范松青是不敢接记者电话的,“她也是为了这个家庭的稳定,万一我有个什么好歹,她很担心。” 

为要不要接受采访,老婆、女儿没少跟他吵架,她们埋怨他“吃地沟油的命,操总书记的心”。老婆早几年就退休了,是一家企业的普通员工,社保退休金每个月两千多。独生女儿在国企上班。公开财产后第10个月,女儿成婚,一桌酒席也没有摆,亲家颇有怨言。岳父去世,他赶回家乡治丧,特意挂出“谢绝礼金”的牌子。后来家里遭贼,几千元现金、女儿结婚的金银首饰被盗,“太太说全是我惹的祸,小偷是来看我们家有多少财产的。”

“我也是既得利益者,但我不能不顾百姓”

范松青觉得自己是了解反腐工作的。来政协之前,1998-2007年他在广州市纪委工作十年,2002年就曾专门写过官员财产申报公开的调研报告。从纪委调到政协后,他仍然很关注反腐,但却感到“反腐越来越难,腐败越来越严重……官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大家都不做事,都想得既得利益的好处。虽然我也是既得利益者,但我不能只顾自己不顾百姓。所以我觉得我也要发出声音,要推动财产的公开。这么多年我们的腐败越来越严重,与我们的监督机制缺乏阳光是有很大关系的。”

“我们也有监督,非常非常多,什么纪委监察局司法机关人大政协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但事实上很多都是说样子的,就是聋子的耳朵,是个摆设。”

在他看来,舆论监督才最有效,“因为纪委监督是有局限性的,它有些不知道情况,有一些呢又碍于情面。但舆论监督、群众监督是无所不在的,只要谁有了腐败行为,在媒体上一晒,这个人就完了。”

他觉得,如果多几个愿意监督公车私用的“广州区伯”,这个社会的风气就会好很多。“但现在很遗憾,我们在这方面不仅没有进步,甚至倒退,还不如八十年代那种民主开放的风气。”

“倒退”是让他特别难过的一件事。2013年他提出官员财产公开,广州市监察局还给了回复,虽然都是套话。2014年,他提出“精官简政”的提案,得到的是“不予立案”,还特地交代“不要炒作”。2016年退休前,他提交了最后一份提案,向“官员不作为”开炮,称存在“不作为、慢作业、怕担当、无落实”现象,“我这个是有调查了企业和政府的客观依据的,很遗憾,也不予立案。”

图片:广州市监察局对“官员财产公开”提案的回复

“现在经常嘴上说要尊重大家,发动大家要民主,但实际上是压制大家的民主,”他愤愤不平。

但在广州某资深官场人士看来,范松青呼吁官员财产公开,“这是给市委出难题嘛!这种事情,肯定只能从上而下,党委决定、中央决定。”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法治频道: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民事诉讼+法律援助 法院、司法联动开启维权“加速度”
“我们不懂法,官司怎么打?”……有这样一批农民工,他们面露愁容、手足无措的来到湘东区人民法院麻山法庭,工作人员看到后忙上

0评论2024-03-1516845

全球报道: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溢出的现象使得公众的注意

0评论2023-10-0220920

全球报道:阳西非遗工作取佳绩,项目亮点众纷呈
日前,县政府正式批准县文广旅体局确定的阳西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确定了王若霞故事、阳西郎官山故事、阳

0评论2023-02-0491229

全球法治频道:拥抱阳光 远离毒品
在这片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生命的底色是绚烂的七彩光,充满健康活力。然而,在这世间仍然有许多隐秘的角落,正进行着黑暗肮脏的魔

0评论2023-02-0399716

全球报道: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0评论2023-01-091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