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财经报道:南京成中国第11个“万亿GDP”城市 江苏经济格局巨变

2017-01-11 10:3035960凤凰网

从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以上海为中心,宁杭这两大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使得两翼的城市群格局基础更加坚实,补齐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短板,有利于上海辐射能力更好地向中上游扩散。

1月10日,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南京市长缪瑞林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披露,2016年南京实现GDP10450亿元。南京自此成为江苏第二个(第一个为苏州)经济总量跨入万亿的城市。

这一成绩的取得,相比“十二五”规划的既定目标晚了一年,但对南京而言“实属不易”,不仅提升了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的地位(第四个过万亿的省会),而如果放眼全国,亦是全国第11个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

这更加意味着江苏20年来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突变。

南京城市价值提升

上世纪九十年代,江苏提出,苏南要更好带动苏北,苏中地区(南通、扬州、泰州)是传统的苏南和苏北两大区域之间的一个“缓冲带”,自此江苏由南向北按照经济总量排名提出了苏南、苏中和苏北。

但这一格局在过去的10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最典型的案例是在2010年,属于苏北的连云港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了苏南板块的镇江;其次,定于苏中地区的南通经济总量快速成长,超过了传统苏南地区的常州;而老工业基地徐州连续发力,总量上升到前五;至于盐城,抓住国家战略沿海大开发等机遇,也成为了苏北的亚军,总量超过苏中部分城市。

由此可见,传统经济总量按阶梯式划分的格局需要重新定义。

2016年6月底履新江苏省委书记的李强亦敏锐捕捉到这一变化,他在苏南分片区发展经济座谈会上指出,“从江苏现有的格局看,传统苏南苏中苏北的划分法要被打破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在不久前的苏南片区会议上,原本属于苏中的南通参加了。

于是乎,在江苏省内,不能再用地理概念来割裂整体区域协调发展,李强提出了“扬子江城市群融合发展”的战略——“谋划把长江沿江城市作为一个大的板块,打造扬子江城市群,促进沿江地区发展能级的整体提升,使之成为未来江苏几个城市协同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

就此,南京大学长三角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教授表示,扬子江城市群中,南京的城市价值将被放大,未来科教资源丰富的南京将建设成汇聚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副中心城市。

江苏省社科院何雨博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从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角度看,以上海为中心,宁杭这两大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使得两翼的城市群格局基础更加坚实,“补齐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短板,有利于上海辐射能力更好地向中上游扩散”。

领跑创新经济竞争

2015年,南京经济总量超过无锡。原先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滞后的南京为何能在近5年内快速成长呢?

当地观察人士认为,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在之前的发展中滞后于“传统苏南板块”,其关键原因在于没有抓住前二次改革开放的机遇,即乡镇企业和外资,前者基于制度竞争,后者基于技术竞争。

而在本轮基于创新经济的竞争中,南京既定了“领跑者”的角色。2010年,时任南京市的主要领导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这一轮,南京要靠科技创新实现领跑,想方设法将科技资源转化为推动经济成长的动力。”

2016年,当南京经济总量实现过万亿,也就代表着扭转过去多年来南京在长三角地区发展的颓势,用长江经济带、国家级江北新区等重大国家战略,使得“宁镇扬泰”快速成为了带动江苏整体经济的增长极,并与“苏锡常通”一起,成为支持整个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的“哑铃型结构”。

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陈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过去江苏的经济中心在传统的苏南地区,但现在南京在江苏的地位在提升,从过去的政治中心、科教中心转向经济中心,并以经济辐射周边。

“南京被国家赋予特大城市的定位,应该在省内有匹配的经济地位,同时,特大城市定位的集聚功能也更强。”陈柳表示。

事实上,从发展的角度看,传统苏南地区最近十多年是靠嵌入外向型经济模式而实现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代工经济和开发区模式的率先创立,促使了代工经济(笔记本产业等)的爆发式成长,但到当下,随着进出口和外资的乏力,这种模式的红利正在衰退。

而本轮的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这一新的模式就要依靠高端要素,需要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高端人才相互匹配和发挥作用,作为省会城市,大院大所较多的南京科教优势比苏南集中,在行政和市场双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逐渐发挥了重要优势和作用。陈柳认为,这一点从台积电等重大项目选址南京也能略见端倪。

在1月10日下午南京“两会”的分组讨论会上,有代表在发言时表示,“前些年在华为调研,发现有30%的员工是江苏走出去的大学生,而他们中的大部分是从南京的高校毕业的,但现在,人才正加快集中到南京的趋势非常明显。”

何雨认为,南京在“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思路非常清晰,如,明确发挥省会城市的科教人才优势,大幅向服务业、后工业转型;以及围绕着创新渠道,采取了一系列人才、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措施,更有很多措施在全国开先河、力度最大。

延伸阅读:万亿GDP城市有哪些?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