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记者从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获悉以上内容。
2021年进人口发展转折期
该《规划》是指导今后15年全国人口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面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供支撑。
《规划》指出,未来十几年特别是2021-2030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根据预测,人口总量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口流动仍然活跃,家庭呈现多样化趋势。
同时,我国的人口形势也将遭遇一系列的挑战,如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压力较大,老龄化加速的不利影响加大,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家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不断积聚等。
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
《规划》明确了覆盖全人群和生命全周期的重大任务与政策措施。要健全生育政策调控机制,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完善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要通过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要推进人口城镇化,推动城市群人口集聚,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紧平衡,完善人口流动政策体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和未成年人保护,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促进重点人群共享发展。
《规划》要求,要增强规划实施的可操作性,强化人口数据支撑,建立人口预测预报制度,开展重大决策人口影响评估,完善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要加强组织领导,做好宣传引导,推进国际合作,开展监测评估,健全规划实施机制,确保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生育水平
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发挥
2020年人口达14.2亿
《规划》提出,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十三五”时期出生人口有所增多,“十四五”以后受育龄妇女数量减少及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死亡率上升影响,人口增长势能减弱。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持续下降。
《规划》在目标中提出,到2020年,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充分发挥,生育水平适度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分布更加合理。
《规划》提出,总和生育率逐步提升并稳定在适度水平,202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14.2亿人左右,2030年达到14.5亿人左右。
解读
生育政策或将会继续完善
记者注意到,2015年我国总和生育率是1.5-1.6。《规划》中列出,2020年和2030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都维持在1.8。
总和生育率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的子女数量。201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为1.5-1.6,相当于目前欧洲的平均水平。而国际上认为2.1的总和生育率是实现和维持代际更替的基本条件。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度生育水平是维持人口良性再生产的重要前提。我国已较长时期处于低生育水平,虽然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生育率有望出现短期回升,但受生育行为选择变化等影响,长期看生育水平存在走低的风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在2017年和2018年,我国的总和生育率预计将可以达到1.8。然而,在从未来15年间每年的总和生育率都达到1.8的话,难度比较大。
他预测,未来国家可能会根据当时的总和生育率来调整生育政策。比如在2020年,如果总和生育率没有达到预期,那么生育政策有望进一步放开。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则认为,在“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总和生育率达到1.8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她同时认为,由于累积需求生育集中释放,未来几年总和生育率或将达2.0。
2人口性别比
2030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在107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下降至113.51。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伴随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等,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稳步下降态势。《规划》同时提醒,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衡积累的社会风险不容忽视。
对此,《规划》提出目标是,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性别结构持续改善。劳动力资源保持有效供给,人口红利持续释放。根据其预期目标,到2020年我国性别比小于112,到2030年稳定在107。
性别比偏高因“性别鉴定”
近年来,我国男女人口比例失调的新闻屡见报端,一些媒体把性别比失衡称为“光棍危机”。
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也提出将完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将严厉打击,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表示,上世纪末,在我国刚开始推广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时,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当时专家都在研究其原因,后来发现最直接的原因是性别鉴定,最根本原因是传统的生育观念问题,也就是“重男轻女”。
刘鸿雁说,近年来,全国一直在整治非法性别鉴定和非法人工流产的行为,也称“两非”行动。这个行动在降低出生性别比上起到重要作用。
她认为,打击“两非”仅能治标,直接把出生性别比降下来的行动。但是最根本的改变应该是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家有关爱女孩行动和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活动。
3老龄化
鼓励大龄失业人员回归劳动力市场
“十二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6.1%,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1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家庭户均人口规模减少。
联合国曾预测,世界多数国家已经或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中国老龄化水平及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稳增长,2021年-2030年增长速度将明显加快,到2030年占比将达到25%左右。
与此同时,0-14岁少儿人口占比下降,到2030年降至17%左右。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老龄化加速的不利影响加大。人口老龄化加快会明显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凸显劳动力有效供给约束,人口红利减弱,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
对此,《规划》提出,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服务、就业促进等方式鼓励大龄失业人员回归劳动力市场。探索建立养老金长缴多得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大龄劳动力在岗继续教育培训,落实完善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等政策,支持大龄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
老龄化加深给养老金和医保带来压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16.1%。这个数据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水平。未来15年是我国老龄化的加速时期,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人逐渐变老。
他表示,老龄化日益严重是一个全面的挑战,这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还会给养老金和医保带去比较大的压力。
《规划》提出,未来十五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劳动力老化程度加重。劳动年龄人口在“十三五”后期出现短暂小幅回升后,2021年-2030年将以较快速度减少。劳动年龄人口趋于老化,到2030年,45-59岁大龄劳动力占比将达到36%左右。
对此,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下降和结构老化将持续影响社会活力、创新动力和经济潜在增长率,必须通过全面增加劳动力有效供给,对冲人口红利减弱的不利影响。
该负责人称,《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举措:一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应用型、高技能、高素质大中专毕业生和技能劳动者,提升新增劳动力质量。二是通过全方位投资人力资本,充分挖掘劳动者工作潜能。开展大龄劳动力人力资本开发行动,提高其就业技能和市场竞争力,避免过早退出就业市场。三是充分发挥老年人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四是树立全球视野,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国际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有效利用国际人才资源。
其实,劳动力减少的中国是否告别了人口红利期,外界对此一直有争论。《规划》提出,未来15年我国仍处于人口红利期。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鸿雁表示,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现代化手段的应用,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下降了。而未来我国缺少的更多是有技术的劳动力,这可以通过培训等来弥补。
刘鸿雁解释,人口红利期是人口学和经济学结合的概念,即当劳动力的人口站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就是人口红利期。
她认为,劳动力带来人口红利和一个国家某一阶段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有些相对落后的地方,青年人占比非常高,但并没有带去“红利”。
刘鸿雁认为,老龄人口多,不意味着人口红利期就没有了。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老龄化可以是“第二次人口红利期”。由于老年人储蓄比较多,花费少,储蓄放在银行。这些钱放在银行可以被用来投资和建设。
4流动人口
未来15年2亿人从农村移居城镇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口城乡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0年的49.95%提升至2015年的56.1%,流动人口从2.21亿人增加到2.47亿人。
《规划》指出,未来15年,我国人口流动仍然活跃,人口集聚进一步增强。预计2016-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转移势头有所减弱,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此外,以“瑷珲-腾冲线”为界的全国人口分布基本格局保持不变,但人口将持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
然而,我国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城乡、区域间人口流动仍面临户籍、财政、土地等改革不到位形成的制度性约束,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不同步、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不衔接、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等问题依然突出,不利于有效支撑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施。
《规划》明确,到2020年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2016-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
《规划》提出,进一步拓宽落户通道。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区分城市的主城区、郊区、新区等区域,分类制定落户政策,重点解决符合条件的普通劳动者落户问题。
2020年前实现一亿人落户挑战大
城镇化和人口流动活跃仍是未来大趋势。然而,目前我国人口合理有序流动仍面临体制机制障碍。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在优化人口空间布局方面首先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畅通落户渠道,拓展就近城镇化空间,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推动人口合理集聚。
该负责人表示,第三是着力改善人口资源环境紧平衡,制定和完善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人口政策,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保障边境地区人口安全。四是深化户籍制度、财政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破除人口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过去我国的城镇化速度比较快,但国家更强调“新型城镇化”。这不是统计上的城镇化水平提高,更多是要实现“人的城镇化”。从2016年到2020年,要实现1亿人要落户到城镇。要完成这个目标,挑战是非常大的。
陆杰华曾表示,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按照统计数据,2015年城镇化率是56.1%,实际上把2.47亿流动人口算了进去,但这部分人没有享受到和城镇户籍人口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