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给蒙冤入狱者铺平洗冤后回归之路

2017-02-11 09:250凤凰网

这种对当事人回归社会“帮扶义务”,还应当摆脱个案的“特事特办”色彩,形成一种制度上的全面“助力”。

蒙冤入狱的日子固然煎熬,回归社会的道路亦不平坦。

被关14年冤狱后的钱仁凤,谈了恋爱,只想踏实生活。然而,“除了亲人,她几乎没有朋友”的现状,还有“每个人都有目标和方向,只有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感叹,也映射出离开监狱大门、重新融入社会的艰难。

这种窘况,其实并非个案孤例。曾是“冤案平反”标志性符号的赵作海,入狱11年后无罪释放,虽然拿到了65万元的国家赔偿金,但经历了亲人偷取、投资失败等,短短5年便所剩无几,又没有生活来源。幸得商丘市中院安排了一份抄水表工作,月收入1800元,并提供免费住房,两口子方得糊口谋生。

客观而言,一些人出狱后的生活困境,也与个人的认识、判断、性格等局限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出在“冤狱”上。对当事人而言,这一段蒙冤入狱的不幸遭遇,给他们所带来的“消极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也是心理上的,决非一朝一夕所能消除;多年被隔绝于社会,他们被新时代远远甩开,从扭曲的过去到迷茫的现在,再到暗淡的未来,纽带早已撕裂,又何谈轻易弥合。

对蒙冤入狱者,需要依法给付国家赔偿金,但赔偿本身并不代表国家“义务”的终结。毕竟,赔偿金只是对当事人因政法机关的过错而失去人身自由的价值体现,并没有对当事人回归社会的“成本”估价。所以,在依法进行国家赔偿之后,有关部门还须继续跟进做好工作,而不应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借鉴西方国家的有关做法,有关“后续”工作,既应包括对当事人的定期体检,也包括专业人员的心理疏导,既应包括就业技能的强化培训,也包括工作岗位的推荐提供。与此同时,也应加强政策引导,欢迎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共同迎接这个特殊群体的“回归”。

从长远看,这种对当事人回归社会“帮扶义务”,还应当摆脱个案的“特事特办”色彩,形成一种制度上的全面“助力”。通过《国家赔偿法》等法律的修改,明确赔偿义务机关的救济职责、帮助方式等,将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法治情怀。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法治频道: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民事诉讼+法律援助 法院、司法联动开启维权“加速度”
“我们不懂法,官司怎么打?”……有这样一批农民工,他们面露愁容、手足无措的来到湘东区人民法院麻山法庭,工作人员看到后忙上

0评论2024-03-1516845

全球报道: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溢出的现象使得公众的注意

0评论2023-10-0220920

全球报道:阳西非遗工作取佳绩,项目亮点众纷呈
日前,县政府正式批准县文广旅体局确定的阳西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确定了王若霞故事、阳西郎官山故事、阳

0评论2023-02-0491229

全球法治频道:拥抱阳光 远离毒品
在这片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生命的底色是绚烂的七彩光,充满健康活力。然而,在这世间仍然有许多隐秘的角落,正进行着黑暗肮脏的魔

0评论2023-02-0399716

全球报道: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0评论2023-01-091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