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报道:领我的薪水,就不能开别人家的车?

2017-02-11 09:270凤凰网

比亚迪厂区里的叉车也是比亚迪自产的吗?

昨天,一则比亚迪的内部通知在微博上热传。该通知要求,自本月13日起,所有非比亚迪车辆均不准开进比亚迪生活区与厂区,如果违反规定,后续将影响自身升职和加薪,且会追究领导的连带责任,而停在园区内的非比亚迪生产车辆也会被叉车叉走(昨日澎湃新闻)。最新消息是,比亚迪表示,此举是为缓解园区停车不便和交通拥堵问题。

看到这条新闻,我的第一反应是:比亚迪厂区里的叉车也是比亚迪自产的吗?从网上网友的回响看,意见也是两极化。有人认为,从企业文化和培养员工自豪感的角度,这条规定无可厚非。而且比亚迪并非第一家如此要求的厂商,不少汽车厂商早已执行类似要求。前不久格力集团和董小姐不也发过声明嘛,要求员工必须使用格力手机。但是反对者就觉得,员工应该有选择的自由,况且,开别的品牌的车,这才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有人调侃,若都像比亚迪这样,沈飞的员工就惨了,岂不是得开飞机上班。

开飞机上班是笑谈,但能开车上班的员工毕竟是少数。我不知比亚迪的内部政策如何,国内外有的车企,高层员工私人购买本企业品牌轿车是有补贴的,底层员工自然没有这个福利。这样的政策能够出台,跟产品的市场定位和定价,以及员工的购买能力都有关系。很难想象保时捷公司会要求本企业员工只能开自家品牌的车上班。因此,对于比亚迪的这条规定,我觉得骨子里还是对自己的产品不够自信。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你生产的东西够好,员工开着脸上有光,何愁不用自家品牌。

当然,企业有没有权力这么做,这个可以有商量余地。毕竟企业有经营自主权,如果跟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里有这方面的规定,那么,合同就属于双方自愿和企业自主范畴,并不违法。企业毕竟跟政府不一样,假如政府规定在某地区内不能用某产品或者必须用某产品,那才是行政违法行为。

但一般来说,企业员工使用某类产品,是在涉及企业商业机密或者核心利益时才会这么做。比如苹果公司对于员工使用社交媒体有严格规定。但就比亚迪的情况,我看不出不准其他品牌车辆进入园区(间接等同于不鼓励员工使用其他品牌的车),如何妨害了企业的利益。尤其这条规定并未考虑在出台前已经购买了其他品牌车辆的员工的利益和方便。虽然员工是你比亚迪的员工,可他们同时也是其他品牌的消费者。就算员工因为吃人嘴短、忍气吞声,区别对待其他品牌,那么其他车企能不能告比亚迪,侵犯了他家客户的权利呢?

就算从企业形象出发,不让别的车进厂区,可是工厂又不对外开放,消费者也不会直接从工厂提车。厂子里停着清一色自家品牌的汽车,到底广告效应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提振员工士气,或者说,是让谁看着舒服呢?吃我家的饭,开别人家的车,这口恶气实在咽不下去,如果决策出发点是这个,只能说,这样的企业里奉行的是上行下效、惟命是从的文化,而不是我们在一些知名高科技企业那里常见的尊重员工、保障多元的文化。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法治频道: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民事诉讼+法律援助 法院、司法联动开启维权“加速度”
“我们不懂法,官司怎么打?”……有这样一批农民工,他们面露愁容、手足无措的来到湘东区人民法院麻山法庭,工作人员看到后忙上

0评论2024-03-1516845

全球报道: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溢出的现象使得公众的注意

0评论2023-10-0220920

全球报道:阳西非遗工作取佳绩,项目亮点众纷呈
日前,县政府正式批准县文广旅体局确定的阳西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确定了王若霞故事、阳西郎官山故事、阳

0评论2023-02-0491229

全球法治频道:拥抱阳光 远离毒品
在这片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生命的底色是绚烂的七彩光,充满健康活力。然而,在这世间仍然有许多隐秘的角落,正进行着黑暗肮脏的魔

0评论2023-02-0399716

全球报道: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0评论2023-01-0910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