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公益首页 公益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公益:清华支教团故事之弘扬“老西藏精神” 唱响“志愿者之歌”

2016-12-13 18:211000新华网
2016年12月13日 16:05:30 来源: 新华网

    已入寒冬季节,午后的布达拉宫笼罩在西藏特有的温暖阳光下,老阿妈手中的转经筒有节奏地吱吱旋转,道路上氤氲着松枝燃烧的浓香,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广袤的大地上,连绵的雪山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悠悠的白云与苍茫的戈壁对望,宁静的湖面点缀高原,宛若一颗颗明眸,诉说着亘古不变的圣洁……对于主要目的是猎奇和体验的观光者来说,青藏高原的如此美景,总带有一种风花雪月般的诗意,给人以无限美好的向往。

    但对真正了解西藏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景只是雪域高原的一面。更多时候,人们面对的是恶劣自然环境的历练和艰苦生活条件的考验。

    今年七月,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入藏参加支教服务。在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拉萨工作了半年,我自认为已经完全了解了西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且颇为得意。直到有一次,由于工作需要,跟随所在学校的第六批“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队,前往位于珠峰脚下的扎西宗乡做短期调研,我才彻底地改变了想法。

    漫长的路途上,千篇一律的崇山峻岭和蓝天白云刺激着眼睛,直到大脑对这种场景变得麻木,取而代之的是海拔越来越高所带来的虚软和困顿。抵达驻村点,看到工作队住的地方,我不禁目瞪口呆——几张年久失修的木床,脏兮兮的床垫,洒满阳光的房间里飘荡着的极端干燥的灰尘,随时可能出没的蜘蛛和老鼠……而且,村民全是藏族百姓,懂汉语的人极少;每一批工作队都要在这个地方待一年,到如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

    山下的白点是拉木堆村,驻村点之一

    于是,这个最贴近自然、最美丽、最诗意的地方,也成为了最远离城市、最原始、最艰苦的所在地。

    想吃好?看自己的了,就那几种材料,土豆、面粉、少得可怜的青菜,变着花样做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洗澡?先翻过那座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再走50公里,就可以享受一次公共浴室的“豪华待遇”;想健身?不用了,在这种海拔环境,保证正常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就是对身体最大的考验;想回家?可以轮休,但回家过年就别想了,当地老百姓也要过年,越是节假日,越是离不开……

    然而,诸如此种,早已为工作队所习惯,况且,现实情况也不容许队员把过多的时间用来适应。这支队伍肩负着“强基础、惠民生”的使命,偏僻落后的乡村,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抓党建、修水渠、筹年货、解纠纷等等,像紧箍咒一般,时刻提醒着工作队要想起来、动起来、忙起来。

    真正了解了西藏,就会发现,这里所谓的风花雪月,诚如已作古的闫肃先生所言,就是“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是寂寥苍凉的,是荒芜肃杀的,是艰苦卓绝的。

    在那里,我第一次亲耳听闻了“星光KTV”。多少个宁静的夜晚,银河清晰可见,工作队队员忙完工作,孤寂之余,就着青稞酒,借着后劲儿,扯开嗓子对着漫天繁星纵情歌唱。

    在那里,我第一次亲眼见识了鱼水情谊。上一批工作队离开之际,全村百姓前来送行,洁白的哈达献了一条又一条,饯行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道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却迟迟不肯分开。

    在那里,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了高海拔的危险。由于穿衣太少着凉,那天夜里上吐下泻,虚弱不堪,加上高海拔会将任何病痛放大,我甚至怀疑第二天还能不能爬起来。

    驻村工作队离开之际,老百姓自发前来欢送

    后来我才知道,在西藏,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数以万计的人们奋斗在这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边疆土地,忍受着极为艰苦的环境,也许永远不为人知,就像当初默默选择这条路一样。

    不论过去有多么艰苦,总有人前赴后继甘为路石;不论现在有多么富足,总有人舍弃繁华担起责任。诗意,是人的思想情感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会。如果没有了背后的精神基础,“风花雪月”只也会变成一片穷山恶水。这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有它深刻的力量源泉。

    在西藏这片土地上,就有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精神之树生根开花,持续为雪域高原注入蓬勃的力量、播撒腾飞的希望。这就是老西藏精神。在西藏,人们习惯于把那些长期援藏建藏的人称为“老西藏”,并把体现在“老西藏”身上的精神品质称为“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是“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内容。

    在我看来,“老西藏精神”恰好可以和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相对应。“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就是对“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写照。“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就是对“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诠释。清华的传统中,有一种浓厚的埋头苦干的味道。时至今日,大礼堂前的日晷下方所刻“行胜于言”四个字,依然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校风。

    离开校园,开始支教工作将近半年,随着各方面经历的增长和对西藏认识的深入,结合自己的服务工作,我对“老西藏精神”也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作为一名志愿者,首要是高质量地完成好服务工作;其次要去思考如何走出自己工作的局限,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产生更具引领性和长远性的影响;在这些基础上,还要保持学习心态,认真总结归纳,利用宝贵的实践机会锤炼自我,把自己锻造成一块好钢,为日后在社会上的服务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特别能吃苦”,就是要撇开杂七杂八的想法,放低姿态,别人能做好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好;“特别能战斗”,就是要随时调整心态和情绪,以昂然向上的斗志去面对服务工作;“特别能忍耐”,就是不对物质条件过分追求,在工作中保持足够的耐心,逐渐融入当地环境,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特别能团结”,就是要以谦虚谨慎的态度,与同事、学生和睦相处;“特别能奉献”,就是要把一年支教时光当作实现价值的宝贵机会,结合支教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细致地做好志愿工作的规划,脚踏实地地去践行理想。

    支教是一个认识和服务西藏的过程,更是一个检验初心和耐心的过程。刚来那会儿,我上课特别严厉,班里任何人有小动作都会被我狠狠批评一番。有个叫罗布的高年级学生,被我批评后也怒气冲天,直接跑出教室不上课了,这让我后悔不已。后来我找他单独谈话,发现他数学方面比较有天赋,就让他晚上来找我探讨数学题,结果他每天都来。再往后,一放学他就来我办公室叫我一起吃饭,之前的自然矛盾也就化解了。通过这个事情,我自己总结,只有血气方刚是不够的,更多时候要心平气和才行。我同时担任一个新生班的班主任,班里学生多半是农牧区来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差,自习课上吵得能把教室屋盖掀翻。我给自己提的要求,就是每天晚自习都要在办公室,他们不下课我就不下班。只要有空,我就去教室,滔滔不绝地讲各种我能想到的对他们有益的事情,好多次讲完出门才发现教学楼已经只剩我们一个班了……与此同时,同学们也慢慢发生着变化——从开学至今,班里从未出现过一次上课迟到现象,日常教学中逐渐获得了代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在学校各类比赛中更是一鸣惊人,取得不俗的成绩。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志愿者,这种成就感是很难形容的,也是很难用其他东西去衡量的。

    军训期间,白浩浩跑得最多的地方是操场

    其实,相比于“老西藏”经历过的艰苦环境,我们在志愿工作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根本不算什么;我们离“老西藏精神”中的“特别”二字,也还相差甚远。但是,时代在变,环境在变,精神不变,“老西藏精神”中振奋人心的力量始终感染和激励着一批批的援藏建藏人。

    十年前在西藏支教的一位前辈,在支教即将结束时之际,留下了“清心一片寄龙腾,华彩奔流奉此生”、“敬面轩辕荐碧血,笑对青空唱大风”这样的诗句。我想,这种浪漫的气息和豪迈的情怀,绝不是留在纸上的,而是在西藏这种环境中孕育和发展出来的,并且会对人的一生留下深刻的印记。

    正如《志愿者之歌》里所唱,“寒冬里我是一团火,春天里我是一支歌”,在西藏这片土地,我愿做最微弱的那团火、唱最轻盈的那支歌,并与其他志愿者同道,聚成温暖的光明之火、奏出响亮的青春之歌。

    作者:白浩浩,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2012级本科生,现为清华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目前在西藏自治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支教服务工作。

    背景资料:

    自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已连续派出18届研究生支教团赴中西部地区开展扶贫支教接力。历届支教团成员以教书育人为中心,教学成绩斐然,辅导的学生中已有9人考上清华、北大。2014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获“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称号;2015年,获评西宁市优秀志愿团体、武威市凉州区优秀志愿者团体,得到光明日报、团中央举办的“寻找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专项报道,“助梦计划”和“藏缘微光”两个项目分获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和银奖;2016年,获评“中国网事·感动2015”年度网络感动人物、第五届中国公益节年度公益人物。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