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公益首页 公益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公益:跨界专家西湖论善,让慈善文化深入人心

2017-09-06 18:521960新华网
2017年09月06日 10:16:43 来源: 新华网

    如何复兴中华传统,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发展之路?如何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跨行业、跨学界“联手创新”?9月5日适逢中华慈善日,在杭州召开的“2017中国慈善文化论坛暨第四届西湖论善”活动上,二十余名来自学界、商界、慈善、政府、媒体的业界翘楚,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为活动现场

    本次论坛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浙江省慈善联合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及新华网联合主办,以“接通善道——跨界、融合、创新”为主题,解读我国慈善文化发展大势,分享跨界合作成果,探讨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实际的、能呼应社会需求的慈善价值体系。论坛设置了主旨演讲、跨界发言、案例分享等环节。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福清表示,应接通古今、接通中外,接通慈善行业上下游,接通慈善事业各主体,最终让慈善文化浸入每一个国人心中,培养中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她指出,培育慈善文化,关键在于培育身边的慈善,慈善行业应该将慈善资源和慈善服务下沉到一线,更多地为贫困群体办实事、解难事。慈善组织还要学会讲故事,把慈善捐赠、慈善项目和社会效果转化成鲜活人物和感人事迹,让慈善润物无声、通达人心。

    浙江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勇耀表示,《慈善法》颁布实施一年来,浙江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目前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近4.9万个,另有近12万家纳入备案活跃在基层一线的社区社会组织;浙江的社会捐赠稳步增长,浙商参与慈善的热情更加高涨;浙江的互联网慈善井喷发展,大众化、便捷化、年轻化的网络募捐方兴未艾;社会企业、慈善信托、慈善金融等各种慈善新生态逐步形成,慈善事业跨界融合成为新态势。

    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长沈旭欣表示,敦和基金会在慈善文化方面的总体目标是:策划和资助具有建设力、行动力和创新意义的公益项目,积极营造有利于慈善文化的生态环境和良好氛围,从而促成相关主体尤其是公益“人”(不仅仅是人才)的成长发展、一系列有分量的文化产品的推出、实务界的理念认同和行动跟进、媒体自觉自发的传播和弘扬,通过有意识的推动及各方的合力,使慈善文化及其相关话题进入公益慈善的研究视野和行动范畴,让慈善文化在公益慈善行业乃至全社会蔚然成风。

    新华网公益文化部主任、新华社中国网事感动人物评选办公室主任高向梅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慈善实践的深入,开始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气质的中国慈善文化。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慈善文化既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将为中国的慈善事业走出去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图为活动现场

    主旨演讲环节由慈济基金会人文志业发展处主任、慈济大学副教授何日生主持,享有盛誉的学术大家、行业专家纵论古今、妙语连珠,揭示了慈善文化如何复兴传统、融合创新,从而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认为,应该用文化慈善来助推慈善文化的建设。在他看来,慈善文化是统领慈善事业的理论体系,而文化慈善则是慈善事业一个组成部分,是与教育慈善、医疗慈善等相并列的。他强调,无论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还是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公共体系的完善对慈善资源的布局和配置进行的调整,都给与文化有关的公益慈善项目发展留出更大的空间。

    浙江敦和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越光表示,从总体上看,我国慈善事业落后于社会需求;从慈善行业来看,慈善文化落后于慈善组织的发展;从慈善文化看,慈善研究落后于慈善传播;而在慈善研究领域,其深层面的心理意识、伦理哲学研究又落后于历史与法规、治理与项目等慈善方法研究。他从慈善文化的结构层次、慈善文化的民族性以及慈善文化的时代性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慈善文化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慈善文化所要面对的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丙中演讲主题为“现代国家与公民善道:全民慈善的三个维度”,他认为,慈善公益绝不是一个补充性、边缘性的领域,它是国之大事,应成为国家的主要目标。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原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演讲主题为“信息时代的社会创新和慈善文化”。他认为,社会创新是当前的技术进步和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相结合的产物。跨界融合正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创新方向,信息慈善文化也必然会朝着开放、共享、普惠、多元的方向发展。

    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浙江绿色共享教育基金会发起人汪力成表示,企业不应只是以赚钱为目的,而应以增进社会福祉为使命。“慈善不是当我钱多到用不完的时候才去乐善好施,而是把它当做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在这个世界上人生价值的体现。我把自己定义为一半是创造财富,还有一半是回归给这个社会财富,这两半加起来就是我人生的意义”。

    中慈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以“文化决定命运”为题,探讨在国家变迁的过程当中,文化应该发挥的作用。他指出,应该建立我们自己的本土文化,不是中式复古、也不是全盘西化,应以中国文化为体,西方好的东西为用,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儒教研究中心主任陈明从宏观的文化格局出发,以中国传统儒家和西方基督教等为例,介绍慈善文化的发展,探讨慈善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他认为,接通善道,就是个人要与慈善事业连通起来,要把内在的善性和思维责任表现出来,成就自己、奉献社会。

    跨界发言环节邀请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嘉宾,阿拉善SEE基金会副会长童书盟、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知名公益人邓飞、上海映绿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创始人庄爱玲、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雷博共同探索如何实现跨界合作,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慈善、参与慈善。

    最后的案例分享环节,“自然大学”联合发起人冯永锋,古村之友创始人、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汤敏、“爷爷奶奶一堂课”创始人贺永强相继介绍了“爷爷奶奶一堂课”、“新乡贤工程”等成功经验。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程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副主任苗青对以上案例进行了点评和理论拓展。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公益报道: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秦皇岛义工在行动
全球资源网爱心公益频道秦皇岛(穆春英)讯: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5月1日,秦皇岛义务工作者协会在会长邱长娟副会长郭玲

0评论2022-05-017268

全球公益频道:志愿服务让“好人小镇”熠熠生辉
苏州吴中胥口:志愿服务让“好人小镇”熠熠生辉勇敢逆行防疫战场、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心关爱困

0评论2021-01-283185

全球公益报道:慈善和社会捐赠 向湖北省倾斜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5月8日上午,民政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持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等工作。会议明确,引导慈

0评论2020-05-094395

全球国际公益:盖茨基金会追加捐赠1.5亿美元 "催化式慈善"加速疫苗研发
中国慈善家杂志慈善的最大价值在于承担政府无法承担和企业不愿承担的风险,助力那些有望拯救生命的想法、创新和行动。2011年5月1

0评论2020-04-195009

全球公益报道:“抗疫”线上,一家被称为“脑呆”的人
“抗疫”线上,一家被称为“脑呆”的人一一记芦溪县红十字会抗新冠肺炎的平常事全球资源网爱心公益频道江西(夏云剑) 讯:江西省芦

0评论2020-02-1615104

全球报道:武汉定点医院亟需医疗物资 武汉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捐赠
中新网1月26日电 武汉市红十字会25日发布公告,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要,截至到1月25日,武汉市各大定点救治医院亟需医疗物资,欢

0评论2020-01-2612399

全球公益报道:侨领侨商走进贵港平南 助力经济建设和公益慈善事业
图为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理事长韦家伟致辞 林浩 摄中国侨网贵港12月7日电 (记者 林浩)12月6—7日,“广西三月三·乡音播全球”

0评论2019-12-078584

全球公益报道:家族慈善基金会将成为公益慈善的重要力量
2019中国家族慈善论坛暨中国家族慈善调查报告发布会现场 高志苗 摄中新网上海11月25日电 (高志苗)“我只是财富的看管人,我需

0评论2019-11-256978

全球慈善频道:江门慈善公益十五年来,累计募捐慈善款超18亿元
今天(10日)上午,“江门市慈善公益十五周年主题活动暨蓬江区第三届城市定向赛”在江门万达广场举行。活动分 “十五周年·慈善

0评论2019-11-1010386

全球慈善频道:公益慈善汇展现场“献爱心” 吸引市民走近公益
昨天(7日),为期3天的“2019北京公益慈善汇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序幕。汇展主题为“公益慈善、汇聚力量、有你有我、共建共享

0评论2019-11-08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