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公益首页 公益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公益:全国防灾减灾日,壹基金致力于推动青少年与公众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体验

2018-05-14 21:290新华网

图为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启动仪式现场。

    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也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值此之际,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新华网、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主办的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以下简称防灾馆)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成都基地启动会议在成都举行。

图为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致辞。

    据了解,防灾馆是以体验式减灾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场馆,内容包括地震、火灾、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日常安全等主题,通过有趣、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青少年认识和预防灾害的兴趣,提高面对灾害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学习灾害应对的知识和技能。防灾馆同时还具有减灾教育人才培训、课程研发、示范推广等功能,也作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成都基地,将携手共同推动青少年与公众防灾减灾安全教育体验及倡导。在揭牌仪式后,还举行了“汶川地震十年回望”的主题论坛,与会嘉宾回顾并总结社会力量参与灾害应对的经验,总结国内外灾害的经验教训,研究和推广防灾减灾教育技术。

    防灾馆落成揭牌 致力于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技能

    我国是全球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有效的防灾减灾工作是降低灾害风险、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前提。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国别主任戴文德致辞。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也指出,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在地震多发国家和地区,大灾重建中均会建设面向未来的,以公众减灾教育为目的,开展防灾减灾纪念、教育、体验、培训等活动的防灾馆,致力于提升公众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以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国际经验已经表明,应从防灾减灾教育抓起,从儿童教育开始,通过儿童带动家庭,通过家庭辐射社会,普及和推广防灾减灾的知识、技能和文化。

图为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致辞。

    建立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正是这样一项立足当下并面向未来的项目,也是壹基金推动减灾防灾教育主流化的尝试之一。在成都市委市政府及金牛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借鉴国内外防灾减灾教育场馆的经验,与成都市青少年宫合作共建了本馆。防灾馆历经三次选址,2016年4月最终确定在成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既有建筑上进行改造实施,2018年5月12日落成并投入试运营,期间将继续调试各类互动电子设备。防灾馆定位于打造专门针对儿童的,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自然灾害和日常安全知识科普和体验中心,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公益组织、志愿者进行能力建设和技术推广的基地。防灾馆1层是生存公园区;2层是自然灾害和日常安全学习区,包括地震、火灾、洪涝、地质灾害和日常危险展示和体验;3层是灾害体验区;负1层是培训教室;4层是资料室和办公室。场馆面积共计12000余平米。

    创新减灾教育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落地成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壹基金、救助儿童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多方联合发起的重大创新项目。该项目将通过一个教育基地、一个创新实验室(R+ Lab)和多部门合作网络建设,以提高中国风险治理和韧性能力建设领域的信息、技术与公共资源的交流互动。项目将通过广泛联接政策决策者、学术机构、私营部门、社会组织及社区等多部门资源,促进创新和合作,以促成韧性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来推动联合国减灾大会《2015-2030年仙台减灾框架》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并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此领域的交流合作。

图为新华网监事会主席谭玉平致辞。

    其中,教育基地依托“成都-壹基金青少年与未来防灾体验馆”而设立,定位于减灾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平台,致力于推动青少年减灾能力的提升,重点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汲取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灾害应对的经验,研发减灾教育的课程与工具;面向青少年开展体验式的减灾教育;面向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减灾教育的专业培训;面向公众开展减灾教育的宣传与倡导。

图为壹基金理事长马蔚华致辞。

    当天,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商务部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北京师范大学风险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壹基金、救助儿童会、可口可乐中国等相关代表共同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成都基地”举行了揭牌仪式。

    搭建儿童安全教育平台 探索有效的校园和社区减灾模式

    如何更有效地帮助灾害频发地区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害,是壹基金始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近年来,壹基金已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作为灾害管理工作的重点。一方面着眼于儿童,通过开展“儿童平安计划”推动儿童减灾与安全教育,搭建社会组织、志愿者以及教育部门和学校等广泛参与的儿童安全教育平台,提升儿童和家庭应对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在四川雅安、云南鲁甸等灾后地区开展“以减灾为核心,创建韧性家园”为目标的重建工作,通过开展“减灾示范校园”、“减灾示范社区”等项目,探索有效的校园和社区减灾模式。

图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风险治理创新项目成都基地启动仪式现场。

    在启动会议现场,壹基金“儿童平安训练营”、“青蛙训练营”、儿童与灾害绘画作品展、减灾项目及成果展也对公众开放参观体验,参会嘉宾亲身体验和学习了地震、火灾、日常意外伤害的原理认识、隐患排查、应急避险、自救求救、家庭协作等方面的方法,并了解壹基金减灾项目的成果。

图为活动现场。

    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在此期间,壹基金与成都新秋减防灾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全国各地高校社团、快手行动、自媒体联盟、企业发起“人人来减灾”主题日倡导活动——宿舍里的自救神器了解一下,旨在呼吁大学生及更多公众关注自救互救的能力提升。

    减灾、救灾和重建中,公众参与的方式有很多种,当每个人都能提升自我应对能力,并减轻损失,就是“尽我所能,人人公益”的一种体现。当灾害发生时,每个人都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便能更有效应对突发灾害。因此更应提醒每个公众重视安全、重视教育、重视减灾意识的养成。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公益报道: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秦皇岛义工在行动
全球资源网爱心公益频道秦皇岛(穆春英)讯:为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5月1日,秦皇岛义务工作者协会在会长邱长娟副会长郭玲

0评论2022-05-017312

全球公益频道:志愿服务让“好人小镇”熠熠生辉
苏州吴中胥口:志愿服务让“好人小镇”熠熠生辉勇敢逆行防疫战场、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心关爱困

0评论2021-01-283235

全球公益报道:慈善和社会捐赠 向湖北省倾斜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民政部网站消息,5月8日上午,民政部党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支持湖北省民政事业发展等工作。会议明确,引导慈

0评论2020-05-094444

全球国际公益:盖茨基金会追加捐赠1.5亿美元 "催化式慈善"加速疫苗研发
中国慈善家杂志慈善的最大价值在于承担政府无法承担和企业不愿承担的风险,助力那些有望拯救生命的想法、创新和行动。2011年5月1

0评论2020-04-195055

全球公益报道:“抗疫”线上,一家被称为“脑呆”的人
“抗疫”线上,一家被称为“脑呆”的人一一记芦溪县红十字会抗新冠肺炎的平常事全球资源网爱心公益频道江西(夏云剑) 讯:江西省芦

0评论2020-02-1615151

全球报道:武汉定点医院亟需医疗物资 武汉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捐赠
中新网1月26日电 武汉市红十字会25日发布公告,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需要,截至到1月25日,武汉市各大定点救治医院亟需医疗物资,欢

0评论2020-01-2612449

全球公益报道:侨领侨商走进贵港平南 助力经济建设和公益慈善事业
图为广西华侨爱心基金会理事长韦家伟致辞 林浩 摄中国侨网贵港12月7日电 (记者 林浩)12月6—7日,“广西三月三·乡音播全球”

0评论2019-12-078600

全球公益报道:家族慈善基金会将成为公益慈善的重要力量
2019中国家族慈善论坛暨中国家族慈善调查报告发布会现场 高志苗 摄中新网上海11月25日电 (高志苗)“我只是财富的看管人,我需

0评论2019-11-256989

全球慈善频道:江门慈善公益十五年来,累计募捐慈善款超18亿元
今天(10日)上午,“江门市慈善公益十五周年主题活动暨蓬江区第三届城市定向赛”在江门万达广场举行。活动分 “十五周年·慈善

0评论2019-11-1010403

全球慈善频道:公益慈善汇展现场“献爱心” 吸引市民走近公益
昨天(7日),为期3天的“2019北京公益慈善汇展”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序幕。汇展主题为“公益慈善、汇聚力量、有你有我、共建共享

0评论2019-11-084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