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公益首页 公益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公益频道:做公益,有必要专门接受本科教育吗?

2020-08-16 07:3698400新浪网

中国慈善家杂志

夹缝中的公益慈善学历教育。

2019年8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第八届公益班开学典礼暨新生晚宴。来源:北师大学珠海分校官网

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作为国内首个公益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北师大珠海分校“公益慈善班”自今年起停招收新生的消息引发业内关注。8年来,该项目共培养了317名学生。

8月7日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称,目前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仍面临着学科制度、高校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公益慈善是不是一个学科,是否需要学历教育?这些核心问题也成为业内专家讨论的热点。

八年探索

2012年,北师大珠海分校与上海宋庆龄基金会、基金会中心网共同成立“北师珠”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展本科层次公益慈善教育实践。

“北师珠”公益班在没有参考范本的情况下摸索前进。公益班在成立之初即有两个定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北师珠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告诉《中国慈善家》,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胜任公益慈善机构和大中型的企业社会责任部门的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定位要求高校通过跨界跨专业的方式培养人才,通过其他专业与慈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金融+慈善”等复合型知识结构。

杨志伟介绍,公益班最初希望能够借鉴美国经验,与全球首家设有慈善学博士学位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礼来慈善学院签署师资共享合作协议。“但是我们随后发现,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很注重通识教育,他们的公益慈善课程融汇了人文社科、宗教学等学科的课程。这与我们的教育现状和培养定位是有错位的。”

基于国内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北师珠公益班开始对课程进行本土化实践,但师资不足、知识内容重叠,课程的区分度不够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最终,北师珠采用理论与实务课程的课程体系,并向外延聘具备实务经验的专家型教师,按照“一师一课、专兼结合、兼职为主”的原则在公益班开设课程。

2019年8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第八届公益班开学典礼暨新生晚宴。来源:北师大学珠海分校官网

2016年,公益班调整为“辅修”课程,依托公共管理专业开设。受校内专业调整影响,自2018年开始,公益慈善管理方向辅修依托以教育学专业招生。2020年,该方向不再继续招生。

截至2020年3月,公益班已培养八届学生共317人,其中在校生96人,毕业生221人。已有的六届毕业生中约有60%已进入公益慈善、企业社会责任等相关领域就业,其中不乏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等顶尖机构。

回顾公益班8年实践,杨志伟将办学模式称为“基金会+行业+高校”协同培养,即上海宋庆龄基金会提供开办经费并设立专项基金;基金会中心网为中心提供信息、师资、实践教学基地等资源;北师大珠海分校负责制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并负责教学组织与学生管理。

国内其他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实践中也出现了基金会的身影,如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发起方之一为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公益研究中心则由该校与紫江公益基金会共同成立。

北师大珠海分校公益班采用了“基金会+行业+高校”的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来源:受访者供图

制度瓶颈

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纷纷探索公益慈善本科教育发展路径。

2019年3月,敦和基金会发起针对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资助计划“菡萏行动”。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叶珍珍告诉《中国慈善家》,项目第一期共收到38所高校以及社会机构的申请资料,其中高校19份、社会机构19份,最终与国内9所大学达成了为期一学年的合作。

但是,各高校的公益教育实践仍面临着资金、学科体系、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制约。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和敦和基金会共同发布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在大陆地区,公益慈善并未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设立,作为专门方向的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数量不超过15个。这些项目仍处于教育模式的原型塑造阶段,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非稳定态。

报告主要执笔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蓝煜昕告诉《中国慈善家》,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面临的首要挑战是学科制度,学科附带的资源以及学科评估对高校的影响巨大。如果没有被纳入到学科体系中,公益慈善教育无异于夹缝中生存。“这也是最难突破的。”蓝煜昕表示。

高校内部的制度支持也非常重要。“以北师珠为例,公益班的很多课程集中在周末,因此老师可以请一些外边的老师来集中上课。但这种集中排课的方式并不是所有学校都可以做到的。”蓝煜昕说。

“北师珠”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主任杨志伟介绍,由于公益班邀请众多校外导师到校讲课,他要与导师做大量沟通工作。“校内老师有行政体系进行沟通协调,校外的老师需要我们一对一进行有效的沟通,难度非常大。”

敦和基金会项目官员叶珍珍告诉《中国慈善家》,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创新从主体来看存在高校逻辑和行业逻辑两种逻辑,前者是由高校内部力量推动的主动创新,后者是行业力量(基金会)推动并落地在某高校的创新。“相比之下,公益慈善教育的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

蓝煜昕认为,公益慈善教育的发展需要高校、行业和市场三重驱动力。“行业驱动是应该最先发力的。然后再去撬动高校,就从高校的制度缝隙中找到一定的生长环境,只有行业和高校一起进行创新探索,推动高校的相关学科制度的变迁,最后才有可能形成市场模式。”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主要执笔人蓝煜昕。来源:敦和基金会

废立之争

整体而言,目前国内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多采用辅修、第二学位、暑期班、选修课程等兼修模式培养人才。仅有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山东工商学院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设置了本(专科)全日制公益慈善专业。

多名公益慈善教育者告诉记者,对于公益慈善是否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进行招生,业内不乏争论。

“到目前为止,公益慈善领域的知识生产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罗文恩认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学界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义工管理、商业伦理、社会创业等公益慈善相关的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知识生产。但在国际范围内,目前公益慈善还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逻辑体系和价值体系。

“如火如荼的公益实践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现象,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反思和总结,学界才可能慢慢形成较为坚实的学科知识。与此同时,公益实践也催生了旺盛的人才需求,要有一个专门学科去满足这种需求。”罗文恩说。

蓝煜昕认为,学历教育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人才本身的技能的问题,还在于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人之间的共同感、归属感。“当不同学科的人进入公益慈善领域时,大家的气质、情怀、伦理规范是不确定的,公益慈善专业恰恰能够凝聚专业人才共有的情感和伦理规范。此外,公益慈善专业还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在我们的社会环境当中,如果没有一个专业和专门的学历教育的通道,公众很难去认识到公益慈善是一个所谓的正当的职业。”

《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由敦和基金会资助,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和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来源:敦和基金会

2014、2015年,北师珠曾两次尝试向教育部申请“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专业,但未获批准。在申请“公益慈善管理”专业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整个社会对这一专业的认知存在着巨大的模糊地带。

“现阶段我们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现有机制推动人才的培养和输出。至于未来要不要推动专业学历的制度化,或者成立一个新的专业,应该根据行业发展的水平再适时来进行推动。”杨志伟说。

美国伟谷州立大学教授李华芳认为,公益慈善具有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属性,不一定要创造一个统一的框架,多元学科的碰撞本身就能激荡出很多火花。“学历教育发展相关研究的全景式扫描当然很重要,但是需要思考整个慈善学历教育到底为什么要开展,不要急于把专业和学位制度化。”

他同时认为,对于从业者而言学历并不是一个普遍需求,“至少对美国的公益慈善从业者而言,专门做公益慈善的本科学位还是比较少的”。

8月7日,在《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发布当天的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金锦萍表示,对于中国的公益慈善教育而言还有些问题需进一步论证和思考,其中包括:应不应该在中国大力开展慈善学历教育,公益慈善学历教育是否能成为一个学科?

不难看出,学科独立性、学历教育的必要性,仍是中国公益慈善教育亟需解答的首要问题。

原标题: 做公益,有必要专门接受本科教育吗?

责任编辑:李思阳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公益报道:“轻松益唱”轻松筹携手张韶涵做公益 给爱心戴上隐形的翅膀
11月9日,“2019张韶涵【寓言】世界巡回演唱会郑州站”即将开启,轻松筹作为战略公益合作平台,开启“轻松益唱”公益计划,演唱

0评论2019-10-314454

全球公益报道:什么是公益 ---为什么做公益
什么是公益 ——为什么做公益。公益是用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的一项公益事业,公益是一件有意义事情,公益也是一种休养和智慧,也是一种交流交友的平台。

0评论2018-08-31988

全球公益: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做公益需要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规划
原标题: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苏明娟:做公益需要一个系统且长期的规划央广网北京6月28日消息(记者陈锐海)苏明娟是在公益路

0评论2018-07-02265

全球公益:孔维,做公益,过去是一腔热血现在是一种责任
她是《太阳照常升起》里有恃无恐的唐妻,《二次曝光》中的“出轨母亲”王美玲,《我的前半生》里老卓的前女友,《和平饭店》里大

0评论2018-07-02117

全球公益:苏明娟。认真做公益为更多“大眼睛”送去希望
团十八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分行团委副书记、共青团安徽省委副书记(兼职)苏明娟。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晗 摄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29

0评论2018-07-02146

全球公益:江一燕任小度农庄推广大使 绿色出行还能做公益
4月23日,著名演员江一燕成为百度“小度农庄”的推广大使。该项目是2018年2月由百度地图、百度公益、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任小米

0评论2018-04-2777

全球公益:做公益可修复信用 江西失信惩戒打出“温情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我国对失信惩戒力度加大的同时,让失信者在接受信用惩戒后获得修复自身信用的机会,鼓

1评论2018-04-19114

全球公益:做公益的海归越来越多
刘佳(右一)认为在不同国家生活或者学习过的人会拥有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不同方面的资源。而这些在公益事业中,往往是很大的亮

0评论2018-04-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