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四川省岳池县苟角场镇,路边挂着“写信件”的一张桌前,一位年轻人不断诉说着家庭情况,旁边坐着的老人侧耳倾听,然后写在一份材料上。这是一份职业学校的助学认定表,年轻人初中毕业,本会写字,“找他帮忙,因为他写得好些。”记者了解到,老人是乡村写信人,今年78岁,在这条街上坐了48个春秋,也写了48个春秋。他的笔下,见证了改革开放后,苟角镇的巨变。
14日,苟角场镇赶集。中午12点过,小王来到毛盛伦的摊位前,请他帮忙写一份职业学校的助学认定表。“我也会写,但怕写不好,请他帮忙是因为他写得好,有经验。”小王说,毛盛伦在当地很有名,在苟角帮人写信写了几十年。
毛盛伦听完要求,详细询问小王家庭成员及收入情况,口头总结一遍,再郑重地记在纸上。当小王询问收费时,毛盛伦停笔抬头回答,“你看着给就行,有多少零钱都成。”
据了解,毛盛伦今年78岁,退伍后见当地很多村民不识字,1970年开始就在此摆摊,帮村民写信、写春联。“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帮写一封信收一毛钱。”毛盛伦说:“那时候的一毛钱,可以吃一碗面。现在一封信最高收费5元,可买不到一碗面了。”
毛盛伦回忆,改革开放后迎来了打工潮,他的生意非常火爆,当地人很多外出打工,全靠写信联络。他经手的信中,描绘着生活一天天变好的样子。“那时候,来写信的很多人第一句话,就是说寄来的钱已经收到了。”他说,买电视了、洗衣机了、摩托车了……信中多是说家里一天天变好,讲述着各家各户的变化。也有些是找他帮忙写信闹离婚的,他一边写一边劝,在信中也劝在外打工的,“有很多对都是我劝好的,看他们现在还生活得很好,我也觉得是功德一件。”
不但帮忙写信,毛盛伦也经常帮人读信,有的人在场镇上取了信后,径直找毛盛伦帮忙念。“很多都是讲在外面挣到钱了,不让家人担心,等挣够钱就回家修房子。”毛盛伦说,电话普及了后,写信的人就很少了,现在最多的一天,写了5封信。家人也劝他不干这个了,好好在家享享福,但被他拒绝了,“也不是为了挣钱,就是做点能够帮到别人的事,今年我就干了48年了,大半辈子都这么过的,突然不干,心里空落落的。”毛盛伦说,等真的干不动的那天再说吧。(封面新闻 记者 吴柳锋 见习记者 钟晓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