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财经报道:新闻1+1丨数字化时代,别成为老者的“数字鸿沟”

2020-10-09 06:350cctv

乘车需要“健康码”,没有手机、没有微信,不会操作,只有老人机怎么办?无锡火车站为无健康码乘客开通专用通道的做法,收获网友一片点赞。叫车、支付、网购、挂号,年轻人轻车熟路的数字生活,却成为了很多老年人难以逾越的障碍。《新闻1+1》今日连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共同关注:数字化时代,别成为老者的“数字鸿沟”。

一张照片,配文三个字,为何引发19万网友点赞?

当健康码成为旅客出行必不可少的证明,无锡火车站为无法出示健康码的旅客,专门开辟一个服务通道。有网友为其点赞: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它是如何对待哪些被遗忘的少数人。从9月20日起,无锡火车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小组设置的这项服务,如今已经实行了19天,近一万人应用到这项服务。

如何看待一张照片所引发的关注?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这张照片引发了各方面对特殊群体,特别是老年人的关注,尤其是在智能化的时代下,我们怎样对老年人这个特殊群体,提供更多便捷的服务?我觉得无锡相关部门体现了温度,网民体现了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但从更深层次上来看,这个问题衬托了在智能化时代,特别是防疫常态化下,有些公共政策,兼顾到特殊群体,老年人包括一些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他们的一些权利和需求。

数字化时代,如何保障老年人不成为“局外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我觉得您提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怎样重视老年人群体,我觉得制定所有的公共政策,特别是在智能化时代,应该立足两个方面。①应该善待特殊群体,所有的政策不是趋同和“一刀切”的,应该有所差异的,为无锡点赞就是因为他们采取了差异化的方式进行防疫。②老年人怎样融入时代,主动去参与,我们需要能够更多提供一些给他们自身学习的机会,终身学习融入社会,能够共享数字时代所带来的一些红利。

老年人是否也有不学习新技术的权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我们现在有老年人口2.54亿,还有一部分高龄老人,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丧失比较快,对这一部分老年人,我觉得我们更多的要采取国际上的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参与保障,包括自主和有尊严的提供各种权利,这是各个部门包括全社会所应该倡导的一种风尚。

对于老年人来说,“数字鸿沟”能否变为数字红利?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政府和全社会,包括社会组织社区治理、市场等等,都应该考虑怎样能缩小这个“鸿沟”。因为在智能化时代中,年轻人是数字化的“原住民”,中年包括年轻老人是数字化的“移民”,老年人就数字化的一种“难民”,怎样在多元的社会中,提倡年龄包容,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

数字化生活,不能忽视老年人的需求

数字化时代,最需要社会提供便利的老年人群体,却常常感受到的是不便。不久前,一位老年人因无法出示健康码,就被挡在了地铁站外。今年8月,一名要乘坐公交车的老人,同样因为无法使用智能手机扫描健康码,两次被请下了公交。除此之外,超市扫码支付、医院预约挂号等等,数字化带来的便利都成为老人生活的不便。如何让老年人也能分享数字红利?如何把更多的“温度”变成“制度”?

“数字鸿沟”下的老者,需要温度,更需要制度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从温度想到制度,我觉得制度更需要长远的设计和安排。截至去年,我国老年人口有2.54亿,2022年,60年代出生的开始进入老年,老年人增长速度会比以往更快。这提示我们,不仅是在一个细微细小的事情上去融入温度,更多是在制度设计中,能够考虑到特殊的群体,所以我想老年人友好型社会,很重要的初衷就是消除老年人参与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种种障碍,能够给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规避风险的整个的一个社会环境,这是老年人友好型社会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和目标。

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要“软硬兼施”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中国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发展中国家,二是老年人口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应该着重两个方面:①硬件的建设,整个适老设备的改造,包括小区、家庭,包括城市、农村整个环境更适合老年人的安全和便捷需求。②社会建设和民生建设方面,怎样能够建立公共政策尊老、爱老、孝老,能够体现我们对老年人的关怀、关爱和关心,这是我们未来下一步在制度设计上所要侧重的两个方面。

全龄化社会,更需要科技向善考虑更多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陆杰华:我们应该想到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每个人都会老,我们今天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不仅是为老年人,也是为未来的老年人,包括未来年轻人也会老的,怎样建立一种全龄的社会?科技在进步,我们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智能大数据时代,科技如何向善,不仅要考虑今天的年轻人,也考虑老年人和特殊的群体。

在这个智能大数据的时代

我们不仅要不断地进步

更重要的是让不同年龄段的人

都能适应科技带来的便利

因为现在的“他们”

就是未来的“我们”

编辑:钱景童 责任编辑:刘亮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报道:数字化管理师不到两年超200万 新职业魅力有多大?
新职业魅力有多大——数字化管理师从业人员状况调查 本版撰文 记者韩秉志去年大学毕业的蒋优入职后为企业客户介绍数字化管理工具

0评论2021-03-22200

全球报道:加快区块链人才建设 助力产业数字化
中新网3月19日电 根据赛迪智库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报告》,我国区块链技术相关企业注册数量持续增加,总数已

0评论2021-03-19199

全球科技频道:云上会议广泛应用 数字化赋能办公带来多少改变?
云上会议广泛应用 协同办公成为趋势数字化赋能办公带来多少改变?本报记者 叶 子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清江大道

0评论2021-01-261056

全球经济观察: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再提速
资料图:《5G智能操控》 钟原 摄(年终经济观察)2021,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再提速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2021,中国企业数字

0评论2020-12-25388

全球经济报道:数字经济时代 资深从业者论道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原标题:数字经济时代,金融机遇何在?资深从业者论道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11月11日,在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主论坛圆桌对

0评论2020-11-18403

全球山东频道:山东博物馆对近50件馆藏明代服饰启动数字化保护
原标题:山东博物馆对近50件馆藏明代服饰启动数字化保护中新网济南7月15日电 (孙婷婷)山东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启动仪式15

0评论2020-07-16485

全球财经报道:韩国宣布数字化经济支持政策 拟投入约76万亿韩元
原标题:韩国宣布数字化经济支持政策韩国政府近日宣布,计划至2025年,以数字化、绿色化和稳就业为方向投入约76万亿韩元(1美元

0评论2020-06-1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