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全球文化频道:笔墨清风来,书画亦可祛暑气

2025-06-12 21:081880全球资源网

康爱莲作品

全球资源网书画频道北京讯:盛夏将至,暑气蒸腾。蝉声阵阵,暑热袭人,城市的街头人声喧嚣,仿佛连空气都带着黏腻。而在这个炽热的时节里,若能在一幅清润的山水中漫游,在一张素雅的宣纸上驻足,于一笔一划间感受心神宁静,未尝不是另一种“避暑良方”。

书画不解暑气于皮肤,却能解心火于胸中。它以笔为舟,以墨为水,带你远离闷热尘嚣,走进一方心灵的清凉世界。

一、书画中的夏天,是古人送来的“清凉帖

中国书画中,最不缺夏天的意境。

《荷风送香气》《绿荫池上书》《小暑写意图》……古人以笔墨描绘出心中的凉意,也留下了一幅幅“视觉祛暑”的经典之作。画中芭蕉轻摆,竹影摇曳,山泉叮咚,荷叶田田,是他们在炎热中自寻心静的生活智慧。

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人爱竹,因为竹有“虚心劲节”,更因它入画有清风之意,入诗有静气之美。画一丛修竹,笔锋间顿觉清凉;写一首《夏日绝句》,心神亦随墨香而远。

今日之我们,又何妨拾起毛笔,在一纸宣上自制“避暑帖”,于笔墨之间,寻一份精神凉风。

二、书画空间,是现实中的“文化清凉地”

在许多城市角落,清凉不仅藏在空调房里,也藏在一间间安静的书画馆中。

炎炎夏日,不妨走进一家书画展览。步入展厅,白墙素纸间墨香四溢,一幅《溪山清远图》仿佛带你走入山水之间,一幅《墨荷写意》让人仿佛听见荷塘风声阵阵。无需喧哗,无需奔走,只需静静凝望,内心便有微风拂过。

一些茶馆、书院、艺术空间也纷纷推出“夏日书画消暑季”活动,设有扇面题字、纳凉雅集、暑期国画体验营,既是文化熏陶,也是身心的疗愈。

在快节奏的都市中,书画是一处可以安顿灵魂、放松心绪的纳凉之地。

三、笔墨润心,是当代人最自然的“心理降温剂”

夏日的浮躁,不仅源于气温,更来自内心的烦乱。而书画,以静制动,以动生静,正是最适合“降心火”的方式之一。

临帖、挥毫、研墨,不仅是技艺的修习,更是内在气息的调整。一笔一划之间,呼吸变得绵长,情绪慢慢安定,仿佛在与古人对话,也在与自我和解。

越来越多的书画馆、社区课堂开设“书画解压营”“墨香冥想课”,邀请人们在夏日午后,放下手机与喧嚣,用毛笔在纸上走出一条通往清凉的内心小径。

比起“吹冷风”“喝冷饮”,更长久的清凉,是来自内在的沉静与澄明。

四、夏日书画推荐主题:

如果你是一位书画爱好者,也可以尝试以下夏日主题的创作与收藏:

• 荷塘清趣:画荷不为艳,只为“出淤泥而不染”的心境

• 翠竹生风:竹影婆娑,最宜消暑

• 山泉幽径:山水图中藏有避暑胜地,笔下即为清凉之所

• 纳凉诗意:书写“绿树阴浓夏日长”“清风明月本无价”等古诗词,挂在居室,亦是自造风凉

一幅画、一幅字,既是艺术表达,更是盛夏心境的写照。

结语

夏日的炎热或许难以避开,但心中的浮躁却可以用一支毛笔慢慢平复。

当你走进书画的世界,看到古人如何在盛夏中觅得一方心静,或许你也能从中学会——在这个浮燥的时代里,用文化自持,用美安身。

这个夏天,不妨让书画成为你生活中的一味“清心良方”。笔墨之间,凉风自来。

全球资源网国际书画专业委员会(唐山编辑部出)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分享 2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