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落的三十年”,真的已经结束了吗?
从1991年泡沫破灭开始,日本进入漫长的经济低迷期。房地产下跌、企业去杠杆、人口老龄化、通缩阴影……整个世界一度把日本视为“低增长社会”的代名词。
三十年后,谁能想到:
2025年,日经225指数突破42000点,东京证券交易所市值创下历史新高。
这是表象,更是结构背后的转向。
二、日本的“反攻奇迹”,不是靠消费,而是靠结构性转身
在西方陷入高利率滞涨、中国产业链重构之际,日本凭借其独特的组合拳,完成了“非对称逆周期”的突围。
1货币:全球唯一仍宽松的大国央行
日本银行维持超低利率 + YCC(收益率曲线控制);
吸引全球套利资本流入日元资产;
日元贬值,出口受益,资金回流日本企业。
2。产业:科技制造的“最后阵地”
AI芯片设备、机器人、新能源材料、半导体中间体等**“隐形龙头”集群爆发**;
日本成为全球制造业“不可替代的一环”;
在全球去风险背景下,日本正变成“友岸制造”的第一选择。
3。社会:老龄社会的“静态增长奇迹”
老龄社会并未拖垮经济,反而激发了高效率+低欲望+高自动化的转型模型;
“不追求增长,只追求稳健”的社会心理,反而更适应不确定时代。
三、“奇迹”的背后:不是繁荣,而是自我适应力的胜利
与其说日本在“增长”,不如说它在重构自己的生存逻辑:
不靠人口红利,而靠技术积累;
不靠强刺激,而靠企业稳健;
不靠舆论激情,而靠系统缓慢修复。
这是一个“文明型反攻”,它不炫目,却稳定。
四、全球战略意义:日本提供了“第三路径”的样本
在美式“强刺激+去工业化”与中式“基建驱动+人口推力”之间,日本走出的是:
“高老龄 + 高科技 + 低通胀 + 高资产回报”模式。
这个模型虽然不可复制,但对全球以下力量极具启发意义:
五、结语:
日本或许没有“重返巅峰”,但它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证明:
一个国家的战略,不一定靠爆发,有时靠耐力,更靠系统性重塑。
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奇迹,而是一种文明的内敛胜利。
出品单位:全球资源网国际智库联盟办公室
策划统筹:全球资源网国际传播与研究中心
顾问支持:全息元宇宙联合会(总会)
总策划部:全球华人记者联合会(总会)
支持单位:全球资源网国际书画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