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网经济频道讯:全球政策正在从刺激型转向结构型,各国围绕能源、气候、供应链重新塑造增长模式,全球治理进入重构期。
IMF 全球政策框架:世界经济从“危机模式”进入“结构调整模式”
IMF 最新全球展望指出:各国的财政政策将从危机救助全面转向“结构改革+风险缓释”。
深读:未来全球资本将更青睐结构性改革国家,如印尼、沙特、越南、埃塞俄比亚,而不是靠刺激拉动的经济体。
美国:进入“选举前政策冻结期”
美联储维持高利率+财政刺激受限=美国进入“政策真空带”。
深读:全球流动性不会回暖;新兴市场须警惕美元高位滞留带来的脆弱性。
欧盟:推动“全球供应链去单一依赖法案”草案
欧盟要从制度上推动供应链“多节点化”。
深读:这是产业链地缘化的法律化,加速“中东+非洲+东欧”产业替补结构。
印度:全面启动“全球制造替代计划”
重点推进电子、制药、半导体三大链条。
深读:印度不是“取代中国”,而是在全球链条上寻找“中端制造+人口红利”的窗口期。
中东(GCC)全面实施“双循环能源战略”
海湾国家由“石油货币”向“科技资产+绿色产业”转型。
深读:沙特、阿联酋正在塑造“西方资本之外的第三极资本力量”。
非洲:气候政策成为国家议程的“主航道”
非盟通过多项气候+融资政策,要求发达国家增加支持。
深读:非洲正在成为全球资金流入的“气候实验室”,谁能进入气候议程,谁能拿到国际资金。
东盟:推出“区域电力统一流通机制”讨论草案
目标是让电力跨国互联,解决能源不均衡问题。
深读:东盟未来五年将成为跨境能源和供应链的新增长带。
拉美:中美竞争加速“拉美主动外交”
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强化自主政策框架,避免卷入大国冲突。
深读:全球第三极正在形成,具有战略模糊性与灵活性。
全球治理:G20 将气候、能源、债务列为三大核心议程
这是未来十年的全球治理主线。
深读:“气候+债务+能源”三条线将决定国际资金、资本流动与地缘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