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网亚太讯:亚太地区同时面临气候冲击、金融审慎、地缘竞争加剧三重压力。中国稳货币、日本扩财政、东南亚需防债务风险;澳印强化印太安全网络。科技、旅游与绿色经济成为区域新增长极,亚太正进入“安全重构 + 经济分化”的新阶段。
越南中部严重洪水致死人数已升至逾 70 人,多人失踪,基础设施和农田大面积受损。
研判: 极端天气叠加基础设施薄弱,凸显东南亚在气候韧性和防灾投资上的巨大缺口。
2.热带气旋袭击澳大利亚北领地,数千人断电
热带气旋袭击澳大利亚北领地,包括首府达尔文在内的大量地区停电,航班一度中断。
研判: 澳大利亚北部沿海的气候风险正在常态化,将推高能源、基础设施与保险成本。
3.印度重申推动亚太防灾合作承诺
在亚太防灾减灾会议上,印度表示将加强区域灾害风险治理合作,支持早期预警与能力建设。
研判: 作为南亚大国,印度正从“灾害受体”向“区域公共品提供者”角色转换。
4.中国连续第六个月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不变
中国 11 月 LPR 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显示在增长与金融稳定之间仍保持审慎平衡。
研判: 在外部需求走弱、内部房地产调整背景下,中国更依赖定向政策而非大水漫灌。
5.日本通过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引发财政可持续忧虑
日本内阁批准约 13.5 万亿日元刺激方案,市场担忧长期财政负担和债务水平。
研判: 日元疲软与高债务并存,刺激政策短期稳增长、长期或加大货币与财政脆弱性。
6.中资高铁项目令印尼财政承压,“Whoosh”成债务焦点
报道称,印尼中资高铁“Whoosh”项目需要政府继续支持以保障国企稳定,却可能放大主权隐性风险。
研判: 该案例折射出“一带一路”项目在部分国家的“收益—债务—主权”三角紧张关系。
7.学者警示:东盟对中国经济依赖带来“经济胁迫”风险
分析指出,东盟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高度依赖,可能在政治摩擦时演化为经济施压工具。
研判: 区域国家在“增长红利”与“战略自主”之间的平衡,将决定未来亚太地缘经济结构。
8.澳大利亚国防军加密集访问东南亚与东北印度洋国家
澳国防军通过联合演训、港口访问等方式在东南亚和东北印度洋地区“建立联系与互信”。
研判: 这与 AUKUS、四方安全对话形成互补,意在提升澳大利亚在印太安全架构中的存在感。
9.华为开发者大赛亚太区总决赛在香港落幕
华为开发者大赛 2025 亚太区总决赛在香港举行,聚焦云、AI 与应用创新,来自多国团队参赛。
研判: 科技企业以赛事形式深耕开发者生态,反映亚太数字经济与本地技术栈的加速成型。
10.老挝董孔岛获评东南亚顶级骑行海岛
英国《国家地理旅行者》将老挝占巴塞省董孔岛评为东南亚最佳骑行海岛之一,当地计划改善道路与旅游设施。
研判: 旅游与生态品牌成为湄公河流域国家新的增长点,也为区域“绿色经济+文旅”提供样本。
全球华人记者联合会 想成为会员 请注册会员(招聘驻亚太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