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生病全家陷入贫困边缘,一人致残而使全家经济负担沉重。很多人因病、因残成了脱贫攻坚战中“老大难”。为了给困难百姓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全感,近年,浙江海盐县慈善总会推广“慈善保险”成了救助当地特困百姓的一道有效“药方”,更得到了社会爱心力量的支持。
建立慈善救助新机制
为了让这些贫困百姓能够获得一份安全感,除了常规性的救助外,创新救助方式,因人因户而异,进行“造血型”救助,海盐县慈善总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2014年新年伊始,海盐县慈善总会出资28万余元,为全县1919户、3784名“三低”对象(即低保、低保边缘、低收入群体)、重度残疾人办理了“家庭财产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随后,经过县慈善总会与保险公司反复协商,确定了‘三低’、重残人员意外伤害险及家庭财产保险的两种团体保险险种:家财险保费50元/户,最高保额58000元;意外伤害险保费50元/人,最高保额36000元。家财险主要针对的是被保人所有或使用,并坐落于保险单载明地址内的相关财产,在遭受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意外受损时的相关赔偿;意外险主要针对的是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残疾或烧伤时的相关赔付。
海盐县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赵海峰说:“这使海盐的慈善救助实现了由原来‘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向‘输血’‘造血’与‘保险’相结合的‘三结合’救助长效机制的发展,也建立起了海盐县慈善救助的新机制。”
构筑慈善防护网
“我们做梦都想不到会拿到这么多钱,政府政策确实好,慈善就是照顾困难户!” 海盐县百步镇胜利村扶拉法感动地说,“哥哥患有老年痴呆,是一个孤寡老人,平时生活主要靠政府低保和家境也不宽裕的我们兄弟几个照顾。不幸发生后,村慈善工作站、镇慈善分会了解到情况就前来救助我们,真的很感谢。”
用少量捐款为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重点优抚对象构筑了强大防护网,需要实施更快速精准地救助方式。海盐县慈善总会秘书长许虹梅介绍:“这些困难群众家庭经济底子薄,一旦再遭疾病或意外的话,往往不堪一击,生活难以为继,希望通过保险型救助项目使他们多一重抵御疾病、灾难的保障,使他们的生活多一份安全感。”
今年,海盐县慈善总会又出新型救助方式,确定了“家庭财产综合保险”和“团体综合健康保险”的两个险种,两个险种都是自动上保(免清单投保),投保对象无须到保险公司办理任何手续。两个险种,惠及全县3125户、6316名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和重点优抚对象,保险生效时间为2018年1月6日零时至2019年1月5日24时。
为困难户上一份慈善险,给当地的困难百姓筑起了一道防护网。据了解,从2014年至今年5月,海盐县慈善总会共为15980人(户)办理保险,出资979450.5元,这不仅实现了困难群众的慈善救助受益最大化,也完善了海盐慈善救助网络。
记者 张迎迎 通讯员 俞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