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奋斗新疆创造“西部奇迹”(新疆跨越60年)

2015-10-04 11:120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疆,创造奇迹的地方。

  从荒凉走向繁华,从贫穷走向富庶,从落后走向现代,从边陲末梢走向开放前沿……60年沧桑变化,47个民族用双手在天山南北书写时代传奇,共同实现西部崛起的梦想。

  奇迹背后,是新疆人奋斗的精神、奋勇的气质、奋进的追求。

  让我们听听兵团人的故事。

  “奋斗就是我的生活,兵团人要一茬接着一茬干。”

  说这话的,叫陈和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四十七团六连一名普通职工。

  1997年,陈和平带着媳妇和8个月大的女儿,从重庆来到四十七团。从此,他和战友们像沙漠胡杨,把根深深地扎进了大漠戈壁。

  十几年来,寸草难生的荒漠变成万亩枣园,“一脚踩下沙土没膝”的土路变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陈和平从仅有1000元路费,到承包果园年入30万元,住进新楼房,买上小轿车……

  如今,273万兵团儿女,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戍边稳边兴边。176个团场,坚守着2019公里边境线,开垦出100多万公顷的良田,建设成石河子、五家渠、北屯等一批“西域名城”。

  让我们看看“带头人”的故事。

  “每天我心里都在琢磨,怎么帮村民富起来。”阜康市九运街镇六运中心村村支书阿布拉·米牙孜这样告诉记者。

  2008年,阿布拉牵头,村里建起216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每个棚年纯收入都超过2万元。为了增收,他又在村里打造千亩蟠桃园,“我们要按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一体化的模式来发展”。

  如今的六运中心村,从一个落后村变成模范村。村民们称赞阿布拉“点子多,方法对,效益好”。

  阿布拉自己的体会是,不管哪个民族都当作一家人,干什么事情都要一碗水端平,把群众的大事小事装在心上。

  正是有了阿布拉这样的“领头羊”,村民们腰包鼓了,日子美了。2014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114元,是1980年的40.4倍,年均增长11.5%,比2009年增加4231元。

  让我们再说说种树人的故事。

  84岁的王延明老人,退休30年,一心一意植树,誓让荒漠染绿。

  这片被称为“延明园”的林子,占地8万多平方米,位于克拉玛依市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西北郊,满眼苍翠,绿树成荫。

  以前这里白茫茫一片碱,俗称“白碱滩”,当地人编了顺口溜:“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风吹石头跑。”

  在王延明带动下,采油二厂的绿化覆盖率由不足1%提升到35%;在王延明的影响下,克拉玛依市每年参加植树的人数接近20万。

  2010年至今,新疆每年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250万亩以上,绿洲森林覆盖率由14.95%提高到23.5%,退耕还林面积达到325.8万亩。绿色新疆,变得越来越美丽。

  奋斗,是新疆60年蓬勃发展的主旋律。自治区主要负责人说,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全球法治频道: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民事诉讼+法律援助 法院、司法联动开启维权“加速度”
“我们不懂法,官司怎么打?”……有这样一批农民工,他们面露愁容、手足无措的来到湘东区人民法院麻山法庭,工作人员看到后忙上

0评论2024-03-1516845

全球报道: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形象传播过程中的困境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提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这种信息溢出的现象使得公众的注意

0评论2023-10-0220920

全球报道:阳西非遗工作取佳绩,项目亮点众纷呈
日前,县政府正式批准县文广旅体局确定的阳西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确定了王若霞故事、阳西郎官山故事、阳

0评论2023-02-0491229

全球法治频道:拥抱阳光 远离毒品
在这片阳光普照的大地上,生命的底色是绚烂的七彩光,充满健康活力。然而,在这世间仍然有许多隐秘的角落,正进行着黑暗肮脏的魔

0评论2023-02-0399716

全球报道: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村民们下雪天吃露天酒席,围桌站一圈身上飘满雪花:热菜变凉菜

0评论2023-01-09101365